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标准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标准
[db:作者] / 2022-11-29 00:006.生产工艺
1)苯酚亚硝化法
先将亚硝酸钠配成45%的水溶液,硫酸配成40%的水溶液,冷至10℃。再将苯酚于加热下配成90%的水溶液,冷却至室温。在反应罐中加入碎冰和水,于不断搅拌下加入上述配好的三种溶液。先加入亚硝酸钠和苯酚的混合水溶液,再缓缓滴加硫酸水溶液,全部加料时间约为4.5h。反应温度控制在0~2℃,最终不超过12℃。硫酸加完后,继续搅拌1h,使亚硝化反应完全。将物料离心过滤、甩干,制得亚硝基苯酚。在还原锅中加入10%硫化钠水溶液,控温在45~48℃,于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亚硝基苯酚,3~4h加完。加完后继续保温反应2~3h。反应完成后,加入相当于对氨基苯酚量16倍的水。加热升温至90℃,搅拌下,加盐酸调pH至7.5。冷至室温,过滤、干燥,得对氨基苯酚粗品。将粗品加入水中,用硫酸调pH至5~6,加热至沸腾后,加入用水浸泡的活性炭,并继续加热至沸腾,煮沸5~10min。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等杂质。将滤液静置30min 后加入焦亚硫酸钠。冷却至25℃以下,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7。过滤,滤饼用少量水洗涤,甩干后,即得对氨基苯酚精品。
2)铁粉还原法
将上批反应母液560L加入还原锅内,加热升温至90℃,加入24kg铁粉和30%盐酸20kg。在沸腾状态下交替加入对硝基苯酚160kg和铁粉176kg,在加料过程中视反应时溢锅情况补入冷母液。加完料,保持沸腾至反应液滴至白滤纸上,渗圈为无色,即达终点。再补加热母液水,使物料总体积达2160L。加入116kg左右氧化镁,直至反应液中无铁离子为止。静置30min,放出上层清液,下层铁泥用98℃热母液水1440L打浆洗涤。过滤,洗涤滤渣,滤液和洗液一并注入结晶锅,用0.5r/min的搅拌速率,经4h冷至25℃,析出结晶。保持该状态30min后,离心过滤。滤液为还原母液循环使用,滤饼投入已装有配好的1200L 4%~5%(以SO2计)焦亚硫酸钠溶液的精制锅内,搅拌1.5h。离心过滤,滤液作下批精制母液,滤饼进入负压气流管中进行干燥,即得成品对氨基苯酚。
7.实验室制法
在200mL烧瓶中,放置30g铁粉,加12mL对硝基苯酚和5mL乙醇,在搅拌下徐徐滴加32mL浓盐酸。滴加完盐酸后,将烧瓶置于沸腾的热水浴中加热30min,使还原趋于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慢慢加入50% NaOH溶液使反应物呈碱性。抽滤,用少量水洗涤,抽干,于减压下烘干得对氨基苯酚。
8.产品标准
9.质量检验
1)对氨基苯酚含量的测定
称取1.5g样品(准至0.0002g),放入烧杯中,加入85~90℃热水100mL和盐酸15mL,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300mL水及10mL10%溴化钾溶液,冷却至10~15℃,用0.5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溶液内。当滴定至终点时,将滴定管提出液面,缓慢地逐滴加入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当1滴反应液使碘化钾-碘粉试纸上呈现微蓝色润圈,经5min后,有相同现象,即为终点。用同样方法做一空白实验。
式中:V1——滴定样品耗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实验耗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G——样品质量,g;
0.1091——对氨基苯酚的亳摩尔量。
2)铁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1.0g试样(准至0.0002g),置于20mL坩锅中,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炭化。再用大火灼烧使残渣成灰白色。待坩埚冷却后,加入2mL1:2盐酸和2mL水,缓缓加热至沸。微沸1~2min,加3mL 4mol/L硝酸溶液煮沸。过滤至50mL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坩和滤纸,加1mL 2mol/L硫酸溶液、4mL 4mol/L硫氢酸铵溶液,振荡后加10mL异戊醇萃取。所显色泽应与标准相同。
准确吸取3mL铁标准溶液置于另一支50mL比色管中,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样品色泽低于3mL铁标准溶液为合格。铁含量用增减铁标准溶液量来测试。
式中:V——测定耗用铁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样品质量,g。
10.产品用途
为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中间体。医药工业用于制备扑热息痛、安妥明等;染料工业用于制备酸性染料、偶氮染料、硫化染料和皮毛染料;还可用于制显影剂、涂料稳定剂、聚合抑制剂、石油添加剂、抗氧剂等。
11.安全措施
(1)对氨基苯酚具有苯胺和苯酚双重毒性,大鼠口服LD50为1270mg/kg。可经人体皮肤吸收,引起皮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哮喘。设备应密闭,生产现场通风良好,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2)按有毒危险品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水、避光。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
文章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食品安全检测服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碳源和酶试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