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今天喝什么?漳平水仙的清芳

时间:2023-01-28 08:50:45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期盼着期盼着,桌头的夏兰终于在夏至后的第一天绽开了花。

由着兰香,脑海里倏忽间想到了漳平水仙。漳平水仙不是花,正是那得来须得费功夫的香甜“紧压茶”。

本文原作者:桃花庵

本次发表略作增改

漳平水仙,茶用棉纸小心包裹,拆开来是色彩斑斓的小方饼,约莫七八克重量,刚好适合一个盖碗的冲泡量。小茶饼拿到手上一闻,清香扑鼻。

迫不及待地煮上一炉清水,待壶中水沸,白烟袅袅,趁热注下。茶饼在碗中渐渐升起,宛如浮在水面的睡莲,又缓缓释开,如舞者伸展开四肢,衣袖轻扬。这茶竟有一股奇香,似花香,又仿佛添了点胭脂,说脂粉,却也从未见过如此脱俗的脂粉,倒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贾宝玉用鲜花鼓捣的脂粉。还真是有点像水仙花!说浓郁吧,又淡雅,说淡雅吧,却着实芬芳。

茶是香落水中的,不是那种闻着香、喝着寡淡的“香飘飘”风格。茶汤下肚,甘甜柔滑,又难掩芬芳,倒像是把宋人《香谱》里的清新风格香料统统凝成甘露,一并饮下似的。茶叶喝罢再看叶底,也是柔嫩,不掩芳香。我挑了两三片叶子随性摆放在包茶的绵纸之上,仿佛诗意落于画纸,竟让人平添一种冲动,想把这图案绣成丝帕。

以花之名,水仙茶与水仙花,意境却如此相通?这样的好茶又是如何来的?

不同于市场上大多数、滋味简直就是飘香型铁观音的“孪生兄弟”、茶汤白到令人胃疼的漳平水仙,真正传统的漳平水仙也可以沉稳耐冲泡,也可以纯粹清晰、回甘有韵,带着如此理解,这一款陈重穆亲制的漳平水仙,在尽最大可能去除刺激性物质后,香甜而来。

漳平水仙以木模木槌手工压制

水仙茶树的发源地在福建建阳的小湖镇大湖村。“水仙茶质美而味厚,叶微大,色最鲜,得山川清淑之气”,说以水仙制茶,有“奇香,为诸茶冠”。

漳平水仙的“水仙”,与闽北的水仙系出同源,武夷山的水仙成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而闽南永春、闽西漳平的水仙,则是约莫清末民初从闽北建阳引进的。据说初引进时,还在当地做了些品种改良。漳平的水仙茶,早年同永春佛手、安溪黄金桂一样,大多外销南洋,深得华侨喜爱。然而,漳平水仙在国内依旧默默无闻,除了它高艳的香和小方块紧压外型,品质并不算十分突出,实在没有太多的记忆点。

一直到2009年,由几位怀有一腔热血的北大校友牵头,深入漳平的梧溪村开山种茶,希望打造出他们理想的“茶庄园”。北大毕业的文化人做农业,自然要维持生态平衡、高唱永续发展,茶园管理的技术由微生物专家秦火保教授直接负责,为漳平水仙的“新式”种植法开启新的篇章,希望免去现代农业的农药化肥所带来的健康隐患。据说,以微生物种植出来的水仙茶,自带一种特殊的香气,其茶青也较原来的本地茶更精壮。后来这一群北大人,将这座山命名“大用山”,让人直接联想到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典故。

大用山上的虫害防控

现在到梧溪看水仙茶的茶园,一进大用山山门,便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未必全部是山林带来的,更多的还是空气中渗透着一股读书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气息,圈的地挺大,也不管是否“草盛豆苗稀”,关键是要能符合知识分子们所理解的桃花源。也是因为大用山的投入,为漳平水仙茶打开国内名优茶市场的知名度,秦教授的公子在北大中关新园开设茶馆,让北京的茶客得以一见其真容。后来漳平本地又举办斗茶赛,没几年便把漳平水仙的价格给带起来了。至今,大用山的“传奇”,仍然是漳平本地茶农茶余饭后的话题。

大用山座落于南洋镇梧溪村,但是要细谈漳平水仙成为方块茶的历史,就必须从双洋的中村开始。而大部分对漳平水仙慕名而来的游客,往往到了梧溪便停下脚步,几乎不会再往前探索。

今年制作漳平水仙的中村茶园,茶园位处高海拔深山,通过有机认证。

中村的地理位置,距离徐霞客当年漂流的“九鹏溪”非常近,如果从漳平市区开车上山,会先经过梧溪村,继续顺着公路攀升,才会到九鹏溪景区。要进入中村,则是从九鹏溪景区入口附近的小山路继续前行,位置十分偏僻。

现在九鹏溪景区周边的山势,还真有如徐霞客笔下的“复嶂插天”,山体是坚硬的岩石,山上植被丰富而茂密,如果开垦得法,也是能出好茶的好山场。中村种水仙茶的历史悠久,当地的茶农告诉我,水仙茶的紧压成型的工艺,就是在中村改良出来的,民国时期的水仙茶远销南洋,或许是为了便利运输,邓观金先生便将茶紧压成型,运往他处销售,此举也确立下漳平水仙成为传统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

制作漳平水仙,即是在中村茶园,茶园位处高海拔深山,并且已然通过有机认证。

好茶总能令人神清气爽。即使盛夏,一杯岩桂香型漳平水仙,悠然香甜正如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