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夏茶初期茶树病虫害怎样预防? 茶叶现在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者对茶就不仅仅是“量”,其更注重的是“品质”,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色、香、味。在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
夏茶初期茶树病虫害怎样预防?
茶叶现在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者对茶就不仅仅是“量”,其更注重的是“品质”,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色、香、味。在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从而影响茶叶的质量,那这一现象如何解决呢?怎样才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呢?有关专家建议茶农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避免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为:
1、假眼小绿叶蝉又称“叶跳虫”,它以针状口器刺入茶树嫩梢及叶脉,吸取汁液,造成芽叶失水萎缩,枯焦,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该虫是我市近几年的主要害虫;
2、茶瘿螨又称“茶刺叶瘿螨”,该虫虫态混杂、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10多代。各虫态均可在成、老叶越冬,其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尤以侧脉凹陷处居多;它吸取茶树汁液,使受害芽叶失去光泽,叶脉发红,叶片向上卷萎缩,严重时造成芽叶干枯,叶背并有褐色锈斑,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5月中旬~6月下旬及7月中旬~8月下旬为害较重;
3、茶尺蠖又称“拱拱虫”,它以幼虫残食茶树叶片,低龄幼虫为害后形成枯斑或缺刻,3龄后残食全叶,大发生时可使成片茶园光秃;
4、茶炭疽病则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病斑多自叶缘或叶尖,开始成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成不规则形,并渐呈红褐色,后期变灰白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上生有许多细小、黑色突起粒点,无轮纹。其发病通常在多雨年份,同时,偏施氮肥的茶园中也易发生;
5、茶毛虫又称毒毛虫,幼虫3龄前群集,成虫有趋光性;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
正确防治害虫的措施如下:
a、浅耕除草:采摘茶园春茶结束后的浅耕(10厘米左右)除草,可消灭茶尺蠖等在土中栖息的虫蛹;
b、药剂防治:5月下旬至6月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害虫,可在卵盛孵高峰期或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3-5天;也可选用10%联苯菊酯或5%甲维盐1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7-10天。防治茶瘿螨选用1.8%阿维菌素1500倍;
c、注意排水:梅雨季对地下水位高的茶园,开沟排水尤为重要,可减轻喜荫湿病虫(如茶长绵蚧、茶藻斑病等)的为害;
d、增施有机肥:茶园增施有机肥可减轻螨类的为害,还可减少茶苗根结线虫病及一些叶部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