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50多岁的村民廖生正站在田间,青翠的禾苗没过了膝盖。此前,这块地已经荒了几年,一度被吃草的水牛“占领”。今年开春,廖生本打算如往年一样外出打工,不料却被疫情“宅”在家里。闲不住的他便想到将路边撂荒的这几分地再次开垦出来。
此时,政策传来。五华县提出对复垦荒地种植水稻奖补120元/亩,并可“多种多补”。这样的补贴力度让廖生着实有些心动。“外出打工房租等开销也不少。”在他看来,粮食始终是刚需产品,只要种得好,就不愁销路。几经权衡后,廖生决定今年留在家里种粮。他很快发现,几年不种粮,竟有点儿跟不上形势了。“有人用无人机直播方式播种,让我大开眼界。”廖生说。
在五华,今年春耕机耕率已经达到了98.5%,如火如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逐步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廖生告诉记者,之前之所以会撂荒土地,是因为那里地处“水尾”,灌溉水经常断流,而去年不远处的水圳进行了整修,活水滚滚而来。
要让农民真正愿意种粮,要畅通的,除了农田上游的灌溉渠道,还有产业下游的加工、销售渠道。在河东镇沙渴村,一座包括2.6万吨标准化储备仓、日烘干能力300吨的服务中心已经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一家农业企业仅用1个月时间便在该镇6个村与1000多户农户形成了订单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廖生来说,这些变化更像一颗颗定心丸,再也不用担心种多了没人收、卖不出。
本文:农民老廖“归田”记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7589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广西:整安全有序开展农业防汛工作
下一篇:河北青龙县:村企结对“一帮三赢”
标签:农民老廖“归田”记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
波尔多,作为恪守传承且拥有悠长历史与深厚底蕴的葡萄酒产区,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里也是世界领先的葡萄酒研究中心,是行业精英葡萄酒探索之旅的必修课题。作为波尔多葡萄酒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