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HFCP观察数据库中核心家庭2015年10月21日至2016年10月31日蔬菜购买情况的分析,可发现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在户内蔬菜消费方面存在着一些基本特征、一般规律,并呈现出一些新的消费模式趋势。
市民买菜渠道以超市为主
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基本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五点,即:①消费呈现“1-7-2-10”模式。即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每周购买一次蔬菜,每日户内蔬菜购买量(消费量)为7两(0.37kg/日),每日蔬菜消费支出额为2元左右,蔬菜占到户内的食品支出额比例约为10%;②消费品种多元化。北京市城镇居民全年户内的蔬菜购买或消费品种至少达到十大类126个品种,且主要以茄果类、叶菜类和白菜类为主;③购买渠道以超市为主。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的渠道仍以超市为主,其他购买渠道仅为辅助性渠道;④消费偏好以“本地-鲜菜-无公害”为主。北京市城镇居民对本地蔬菜更为偏好,主要以购买鲜菜为主,更加偏好于无公害蔬菜;⑤户内损耗比例较高。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储藏时间平均为10余天,蔬菜储藏时间长、消费间隔时间长,可能意味着户内的蔬菜损耗比例较高。
蔬菜消费呈季节性变化
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购买量与消费量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般是冬春季蔬菜消费量低、夏秋季蔬菜消费量高。具体来说:①主要受蔬菜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北京城镇居民家庭蔬菜消费量变动与蔬菜零售价格之间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居民家庭月度蔬菜购买量变动呈现随季节变化的规律;②受多重因素影响,蔬菜购买频率呈现季节性变化。受蔬菜供应结构、居民消费方式、储存习惯、在外饮食、节日生活方式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多重因素影响,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频率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规律;③主要受市场供应结构影响,蔬菜消费结构呈现季节性变化。受本地供给总量和结构约束,北京市城镇居民年内在蔬菜的结构方面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规律。
新型蔬菜购买模式渐现
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消费模式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主要为:①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渠道购买的比例增加。与团队2012年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渠道比例的调查资料比较,在过去的5年中,北京市城镇居民通过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购买蔬菜的比例分别增加了约13和0.35个百分点,而农贸市场的比例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居民新型蔬菜购买模式渐现。北京市城镇居民在蔬菜购买模式上逐步呈现出一些的趋势,即家庭团购、观光采摘和农场配送方式逐步增加;③居民日益关注蔬菜产地。与2012年相比,北京市城镇居民关注蔬菜产地的户数比例提高了约19个百分点;④居民对净菜的偏好度增加。与2102年净菜比例的8%相比,北京市城镇居民所购蔬菜中净菜的比例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达到了20.65%。
在通过HFCP观察库加深了解北京市居民家庭农产品消费行为和模式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北京市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高度重视由居民家庭蔬菜消费特征所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在推进京津冀蔬菜产业协同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着力解决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匹配难题,重点依据消费市场的需求规律与消费者的新诉求,系统开展提升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响应能力、速度、效率以及蔬菜供给的反应协同机制,并形成农产品市场响应与供给反应协同的战略思路。
本文:北京:城镇居民对净菜偏好度明显提升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15645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成都食药监局抽检回应胶带捆蔬菜样品全合格
下一篇:承德:去年蔬菜种植总面积150万亩
标签:北京:城镇居民对净菜偏好度明显提升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