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冷链食品无须抽验!多地取消集中监管仓,河南商户呼吁跟进,四川却新出台监管仓运行管理地方标准?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进一步明确:“对入境的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也不再进行抽验”。
相关通知如下:
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乙类乙管”后,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直接进入社会面。对入境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不再进行抽样检测。
全国多地宣布取消集中监管仓
其实,在此次“乙类乙管”政策出台之前,各地根据当前的疫情形势,对疫情防控政策已经进行了优化,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的管控也适当放宽。
进口温控的管理规定可追溯至2020年11月8日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在口岸需进行核酸检测,并在口岸、冷链运输和出入库、流通、市场等多个环节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装载运输工具、产品内外包装层层消毒,要求全程溯源。
两年多的时间里,进口冷链食品成为“外防输入”的重点对象之一,进口商承受了成本上涨、时效延长、不确定性增加等种种压力,直至目前,官方正式宣布不再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抽验,对于冻品行业来说,真的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如今,不止口岸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要求有所调整,各城市为进口冷链食品设置的集中监管仓也即将成为历史:
0
1
自12月9日起,南京的天环市场和中福市场,进口产品取消核酸、消杀,来货不用再预约进监管仓,直接到调度室预报卸货。
0
2
自12月14日起,深圳市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来货不再预约进入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凡在深圳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食品不再查验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包含产品批次信息的消毒证明。
0
3
自12月16日起,南沙港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来货可选择不再预约进入广州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凡在广州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食品不再查验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包含产品批次信息的消毒证明。
0
4
自12月23日起,东兴口岸取消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改为进口冷链食品过驳货场。进入冷链过驳场后,不再实行“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的措施,持有商品申报信息汇总表(或贸易带进物品放行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互市的为检验报告),在冷链过驳场登记运输车辆信息和货物流向后即可出仓。同时不再对进口冷链过驳场搬运工人实行闭环管理,不再实行每天核酸检测措施。
其他城市何时会跟进?
四川:出台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运行管理地方标准
12月27日,全国首个省级层面《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在四川正式出台,分为《通用规范》《作业技术规范》两部,《通用规范》涵盖了建设要求、卫生要求、人员管理要求、作业流程与关键控制点、追溯要求、检验检测要求、应急处置等7个方面。《作业技术规范》涵盖了集中监管仓作业流程、预约入仓、入仓管理、采样、卸货、消毒、检测、入库(车厢)暂存、出仓管理、关键控制点要求等10个方面的作业技术要求。
不得不说,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这个时间点,是否还合适呢?监管仓未来将会以何种方式为冻品流通做出贡献?这或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河南:正研究12月底前逐渐降低进口冻品核酸检测和消杀比例
郑州:部分冻品商户的呼吁
“人都不做核酸了,货物还需要做吗?”关于能否不再进监管仓的问题,郑州一冻品市场部分商户和市场管理方展开了小范围的争论。
商户的理由有三个:第一,人都不做核酸了,为什么货物还得做;第二,外地很多城市的冻品市场都已接到通知,可以选择不再进入进口冻品监管仓;第三,全国各省、市都在呼吁要复商兴市、抢市场抢订单、拼经济,为什么郑州的监管仓不能放开?
同时,还有企业表示,如果取消监管仓,每月可节省三四十万元费用。
晋女士所在的进口冷冻食品公司,是2022年上半年入驻郑州的。因公司主做进口牛肉,一个月大约需要进口100多柜。进到监管仓里,一个柜就需要多支出三四千元的费用。一个月下来,就需要多支出三四十万元。
“监管仓还没有发票。”晋女士说,因为这个原因,公司财务每个月都得到处找发票。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进监管仓还会影响派送时间。
如果不进监管仓,从港口直接提货后,就可以卖给客户了。而进了监管仓,1~2天后才能提货,很耽误时间。
据了解,郑州的进口冻品监管仓,目前有两个,一个在惠济区的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一个在中牟县万洪路万邦冻品市场冷库内。
河南港新冷链总经理李建义称,2021年1月份郑州刚设置监管仓时,企业等着做核酸、进仓的队伍排得老长,后来好多了,眼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为了给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郑州的监管仓也是时候取消了。
回应:相关通知还需再等一等
12月24日下午,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流通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还没接到省里的通知,还希望商户们能理解,再等一等。
省物联冷链分会秘书长郭鹏称,外地多个城市对进口冷链食品取消监管仓管理,这对冷链行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其次,科学有效地调整进口冷链食品的消杀和监管政策,在降低冷链相关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可减少对医疗资源的使用。
同时,郭鹏也希望能代表冷链业呼吁一下,河南省作为全国的冷链大省,每天的进口冷链食品的流通量较大,在当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大趋势下,希望河南省能和邻近的其他兄弟省份做到同频共振,科学地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更好地做到货畅齐流。
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透露,这几天相关部门正在开会讨论在2022年12月底前逐渐降低进口冻品核酸检测和消杀的比例,后期可能会逐步取消核酸检测和消杀。
转载声明
来源:南方+、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蔡丹燕(微信号Choi_danyy,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2022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暨
第三届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
时间:2022年12月29-30日
地点:广东汕头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
承办单位: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
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直播/晚宴等系列冠名单位等,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合作
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农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媒体
二、活动主题
·食尚牛蛙·千亿产业·
三、活动亮点
产业化。这是一场牛蛙全产业链大阅兵,汇集种苗、饲料、动保、养殖、加工、消费等产业链条的企业,充分展现完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标准化。这是一场关于牛蛙绿色养殖标准化大讨论,产、学、研、政、媒齐聚一堂,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牛蛙养殖生态化改革,引领牛蛙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品牌化。这是一场牛蛙市场品牌大营销。牛蛙成为当代人餐桌上的“新宠”,快速发展的牛蛙餐饮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牛蛙餐饮品牌纷纷在品牌故事与特色元素上发力,依靠品牌文化内核引发消费者的认同感。
食品化。这是一场牛蛙预制菜大汇演。牛蛙精深加工不断发展。站在预制菜的风口,随着无损冻蛙等技术的迭代更新,牛蛙预制菜工艺的不断提升,精深加工将成为牛蛙产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四、主要内容
采用“1+1+N”的活动形式,一场主论坛+1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美食展览)+多项细分活动的形式,参会人数超1000人,参展企业超50家。
1
一场主论坛:牛蛙产业高峰论坛
邀请政府、专家、企业等,围绕牛蛙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展讨论,输出智慧与力量。
主要议题方向:
1. 《2022中国牛蛙产业调研报告》
2. 牛蛙养殖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探索与实践
3. 牛蛙养殖标准化分析
4. 牛蛙养殖投入品市场分析
5. 牛蛙主要病害分析
6. 牛蛙预制菜前景分析
7. 发布牛蛙十大预制菜品
8. 发布牛蛙绿色养殖技术规范
9. 发布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共识
2
一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展览展示
1、全国牛蛙餐饮文化展与美食推介会
2、发布一批牛蛙预制菜(包括现场展示、烹饪)
3、网红/美食家直播牛蛙美食展与现场烹饪(邀请网红/美食家直播)
4、牛蛙全产业链产品展示(苗种、饲料、动保、食品等)
3
N场活动
1.牛蛙健康中国行大调研。
2.2022中国牛蛙产业风云榜评选。
3.发布《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4.中国牛蛙厨王争霸赛。
5.召开广东省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年会。
6.中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联盟成立大会。
7.美味牛蛙云展会。
8.牛蛙短视频大赛。
9.牛蛙美食带货直播。
10.牛蛙绿色生态养殖现场考察。
往届回顾
扫码购票
会议详情可咨询蔡记者
13414952984(微信同号)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