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餐厅关闭,作为金融行业或互联网从业者你在那里都有哪些回忆?
突然之间,新元素宣布关闭了。
好几位朋友@ 我这位新元素资深食客,说要写点什么。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作为金融行业或互联网从业者”,我算是金融行业从业者吧。题目中提及的三元桥凤凰汇新元素,北漂那几年,以及出差去北京时,我也吃过好多次。这家店位置太好,市内交通和机场线的连接点,约人甚是方便。海淀有家新元素也吃过,当时刚新上了芥末三文鱼三明治,我在上海吃了很喜欢。不料北京新元素的芥末放得比上海多,一口下去呛得我怀疑人生,至今记忆犹新。
我在魔都生活的时间最长,包括现在,依然在魔都。自然而然,上海的新元素我吃的就更多了。其实最早吃新元素,应该就是陆家嘴正大广场店。契合问题,魔都正大广场新元素相当于帝都三元桥凤凰汇店,是上海金融民工和互联网从业者谈事的好地方。不过这家店紧邻陆家嘴滨江,隔壁还有香格里拉酒店、丽兹卡尔顿酒店和国金中心,以及一众写字楼的星巴克,竞争者众。但若论轻松的氛围,相比那些高大上的地方,还是简单的新元素为佳。
新元素的人均消费也就100块左右,人多聚会的话会高一些。记得它家刚推出积分兑换果汁饮料,一查我竟然有6000多积分。要知道,新元素积分是每年清零的。这些积分的积攒,一半是我自己吃的。于我而言,新元素是周末一个人吃饭最好不过的地方了。一份牛仔早午餐,或地中海烤牛排色拉,加上一杯咖啡或红茶,一百块左右搞定。天气好的时候,坐在室外晒晒太阳,时间过得很快,也很平静。
还有一半,就是和朋友约会闲聚消费的了。和知乎的朋友认识后,
前几年新元素菜单有一次大的更新,菜品换了大半。我个人觉得菜单更丰富,味道更好了,就是呛人的芥末三文鱼三明治依然不见略可惜。当然,单价也涨了不少。可能正如网上有人说的,拿了投资,要扩张,还要保持平衡收入,只好涨价了。
心中隐约感觉异样,是在浦东嘉里城的新元素。近些年住的离商业中心远了,本来吃的就少。偶尔去次嘉里城新元素,感觉客人少了不少。直到今年一次过去,发现竟然关门了。当时还以为是单个店面的问题,不曾想竟是全部关闭的前奏。
新元素在上海的选址,所在商圈的消费能力都是不差的。就我吃过的:浦东嘉里城店,位于花木联洋富人区,办公楼上面有众多明星公募私募,不差消费能力强的中产以上人士;陆家嘴正大,金融城中心,人流密集;上海商城店,位于奢侈品店云集、外资企业扎堆的南京西路,隔壁是波特曼酒店,展览中心近在咫尺;嘉里中心新元素,位于静安寺商圈中心;新天地店,更不用说,至今依然高大上的新天地中心位置;徐汇店,开在商业气氛最浓的港汇广场。仅从一个消费者的视角看,这些店面的选址都是很不错的。当然,估计租金也不会便宜。
除去自身经营的情况,这两年新冠疫情对餐饮行业打击甚大。我发小8月在北京五道口刚开了个大众餐厅,10月就遇到了北京出现新冠病例,堂食寥寥无几。作为面向中产的轻食餐厅,新元素想必也受到不少影响。
令人感叹的是,这两年国内许多人均价格高昂的餐厅生意好得不得了。有钱人因疫情受阻,不便出国消费,只好在国内的高档餐厅满足对美食的爱好。国内高档餐厅,只要主厨有一定功力,环境搞好,就不怕定价高。甚至水平一般般,也动辄客均消费上千。记得15年和朋友们一起去日本玩,吃了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的是山居,算下来人均也才900多而已。京都另一家米其林怀石料理,差不多也是这个价。而早乙女哲哉老先生的徒弟在北京开的店,人均价格据闻已经块2K了。
魔都的Ultraviolet,本来就价格奇高,而且以席次难预定出名。前不久和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聊天,告知说UV价格又涨了,已经到了人均8000多。价格高也就罢了,还更难预定了。他本想预定8人的家宴给家人庆祝生日,提前近半年也未遂心愿。
人均100+的新元素也好,客单8000+的UV也罢,在新冠疫情持续的今天,有的风吹雨打花落去,有的门庭若市座难求。它们迥异的命运,何尝不是各自消费群体当下生活的映像。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