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云南预制菜发展发大会即将开幕,滇味“火候”到了吗?
近日,《滇农参考》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于2023年3月3-5日在昆明市举办云南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本次预制菜大会将组织预制菜展示展销,举行云南预制菜产销对接会和预制菜产业园区招商推介会,举办“预制未来、滇味飘香”云南预制菜产业发展论坛,同期开展云南预制菜直播推广和云南雪力预制菜批发交易市场揭牌运营等活动。据悉,大会期间,主办方将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预制菜企业共话云南预制菜产业发展,来自省内外150多户商家将带着3000余款预制食品,齐聚昆明,进行预制食品展示展销。1标准在哪?回顾2022年,在整体消费赛道遇冷的背景下,预制菜一枝独秀。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预制菜在工业化国家作为预制食品的成员之一,在工艺、标准和市场等方面趋于成熟,而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以下《滇农参考》将对预制菜标准、发展模式、预制菜上市企业等方面进行盘点梳理,以期对“滇味”预制菜提供参考借鉴。目前,预制菜最大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标准。如果你突然想吃佛跳墙了,极大可能你会选择出去吃,而当你在某个餐馆吃上这道佛跳墙,很可能,它是一道半成品做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处在风口上的预制菜。佛跳墙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预制菜领域比较成熟、用户认知度较高的一个产品。不过,市场规模、消费需求扩大的同时,行业乱象也不少。最直观的就是价格,单价从不足10元到数百元都有。佛跳墙只是预制菜的菜品缩影,在多达几千种品类疯狂扩展的同时,预制菜的健康发展亟需规范和标准。2全国预制菜标准盘点对此,《滇农参考》以“预制菜”为关键词,选取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的现行标准为分析对象,解析截至2022年11月28日预制菜标准的制定情况。核心数据如下:1.现行且有编号的预制菜标准有69项,其中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43项、企业标准23项;2.山东、广东、北京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排名前三;3.预制菜标准集中在2022年大批量发布。根据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国共有预制菜标准69项,其中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43项、企业标准23项,分布在8个省份。具体如下:预制菜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从数量分布上看,山东、广东、北京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有31、18、9项,占比达84%,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具体来看,山东已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有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没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4项,发布机构主要是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有6项;企业标准17项,其中潍坊市宜味客供应链有限公司就发布了14项。广东预制菜标准集中在团体标准,广东省企业创新发展协会发布的有7项,其他发布机构包括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广东省食品学会、广东省冷链协会、汕头市美食学会等。
预制菜标准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11月28日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广西是目前唯一发布地方标准的省份,负责的归口部门为南宁市商务局,发布的标准为《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填补了国内预制菜产业地方标准的空白,是全国范围内该产业术语、分类及冷链配送标准的首创,为南宁市预制菜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河北和湖南都仅有企业标准,浙江和江苏各有一项团体标准。从已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来看,尚没有国家强制标准及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缺乏约束性,社会成员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用,但较早发布相关标准,可以拥有更多话语权,可以提高企业影响力。3预制菜登录宣展来了预制菜行业赛道的不断扩容需要标准指引来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各部门、组织和企业纷纷公布预制菜产品规范,加快填补行业空白。从生产工艺到加工设备,各种预制菜相关标准层出不穷,引来的第一个问题是标准内容不一,该如何管理。省级单位推出标准,其下属市级单位也推出标准,两标准模糊之处,当地企业应听谁的?两标准冲突,企业陷入两难,最终只能是标准失去可参考性,失去标准的意义。2022年7月,为推动和服务预制菜(预制农品)生产物流加工消费信息互通、质量互信、品牌互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探索开展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试点。登录宣展意味着什么?对预制菜发展有何意义?我们不妨从《关于探索开展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试点的函》中找到国家对预制菜发展的一些规划、部署。首先,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预制菜不是新鲜事物,但并不是万物皆可预制。这份文件中指出,预制菜是包括经过预制的单品或两种以上混配、调配、调理、调味,配以适当包装标识的食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既明确了生产工艺,也给出了包含的类别,同时对包装标识进行了突出强调。其次,对预制菜产品进行了具体要求。先看一下申请登录宣展需要的材料或者资格:(1)产品及包装标识代表性图片;(2)产品品质特色说明性材料;(3)产品生产质量技术规范性文件;(4)生产许可、质量认证、品质评价(检验)报告等相关说明性材料;(5)其他支撑登录宣展的附报材料。逐条来看一下,第一:必须要有包装。目前很多预制菜包装简陋、信息标注不全面,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较差的购物体验。包装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第一道语言,所以预制菜的发展不能忽视包装。第二:产品要有特色。不论是蔬菜瓜果还是地方小吃,特色在产业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预制菜同样如此。比如用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特定预制菜,是与这个地方紧密相连的。第三:产品生产标准化。原材料的新鲜程度、生产环境干净与否、加工设备是否符合要求,预制菜整个链条各个环节都要达到相关要求。第四:官方认可很重要。对于消费者来说,官方的认证报告、许可证书等是最基本的质量保障。4首批全国预制菜登录宣展名单,哪些企业、菜品备受关注?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确认将120个单位申请的251个产品纳入2022年首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预制菜头部产品及品牌的广泛关注。作为首批纳入名录的预制菜,在申请主体上有哪些,菜品类型分布是怎样的,各省有哪些企业代表?1.地域分布情况从分布省份来看,全国有20个省份的预制菜产品入选。首批名录中,安徽数量遥遥领先,入选企业有44家,产品数达到80个,占总数的近1/3。产品数超过20的省份有山东和重庆,在10~20之间的有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其他省份产品数都较少。从整体情况上来看,平均一家企业有2个产品入选,单个企业入选产品最多的是湖南茂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产品分别有口水鸭、红烧肉、鲜香东安鸡、虎皮扣肉、秘制香草鸭。首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地域分布2.企业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入选的120个单位类型,大致分为4大类:食品公司、农业公司、电商公司、供应链公司。以食品公司为主,比如北京臻本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香尚香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万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厨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约有70家;其次是农业公司,比如山西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等,约有30家。根据华创证券发布的《2022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预制菜可分为四大流派:专业的预制菜生产商(包括速冻食品厂商)、餐饮企业、上游农业企业和零售型企业。这几种类型企业各自优劣势如下:(1)专业生产商:具备产品型思维,善于打造爆款产品、渠道建设,在规模方面具备优势,但其中2B和2C企业也存在区别,2C型企业善于维护品牌,但不善于点对点服务开发,而2B企业正好相反;(2)餐饮企业:天然为服务型思维,在菜品研发、品牌溢价、门店会员群体方面具备优势,但是包装食品运营前期需要前置投入,考验企业渠道建设和服务能力,难点在于中间的思维转化和团队组建;(3)零售型企业:产品丰富度较高,且轻资产运营为主,善于消费者洞察和利用数据驱动,背后是零售型思维,但劣势在于品质难以管控,且产品难以走出自身平台;(4)上游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由于掌握上游,且依托农畜产品积累有丰富渠道,在预制菜发展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但问题还是如何平衡好2B 和2C、新旧产品间关系。在首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中,基本涵盖了这些类型。5预制菜上市企业战绩如何?有什么特点?2022年8月11日,由央广网、红餐产业研究院和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餐饮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沙龙暨《2022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发布,隆重揭晓了“第二届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作为红牛奖的核心奖项之一,“2022年度预制菜领军企业”评选旨在挖掘国内实力强劲、在预制菜领域内有代表性的企业,最终评选出预制菜综合实力最强的50家领军企业。入选“2022年度预制菜领军企业”的50家企业,主要以B端供应企业为主,仅有小部分企业以C端为主。在本次上榜的50家预制菜领军企业中,上市公司占比达到38%,共有19家上市企业上榜,分别是安井食品、春雪食品、得利斯、凤祥食品、华英农业、福成股份、盖世食品、国联水产、海欣食品、惠发食品、立高食品、龙大美食、千味央厨、三全食品、圣农发展、双汇发展、味知香、仙坛股份和獐子岛。《2022年预制菜上市企业营收五十强榜单》预制菜赛道火热,行业融资数量也呈爆发增长之势。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上半年,预制菜领域共计发生40余起融资项目,还诞生了首个上市公司——味知香,其在2021年4月A股挂牌上市,成为“专业预制菜第一股”。在预制菜这个新赛道上,入局者不仅有专业级的预制菜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更有大佬级的餐饮企业,还有农业龙头企业及不少跨界企业(见下表)。预制菜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各路资本纷纷入局争抢风口。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从重点企业相关业务营收来看,大部分企业预制菜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安井食品、龙大美食预制菜营收规模达10亿元,其次味知香、国联水产、得利斯等企业的营收规模也达数亿元,同时各企业越来越重视预制菜业务的发展,预制菜营收占比有所提升。不过,一些冀望快速盈利的资本进入预制菜行业后很快就受到重挫,例如,趣店于2022年夏天一度将预制菜的热度推向顶点,但不到2个月就以闭店告终;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创立的预制菜品牌“舌尖英雄”也只维持了半年就偃旗息鼓。6滇味“火候”到了?为抢占预制菜发展风口,不久前,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将建成一个云南预制菜创新平台,建设十大预制菜示范园区,培育百户预制菜龙头企业,推出千款预制菜特色产品。一个创新平台。整合云南科研院所、高校和技术推广体系,搭建云南预制菜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预制菜科研团队,持续推进云南预制菜营养学、风味学、品质控制学等研究,重点解决生产、加工、贮运、保鲜等关键技术难题,助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大示范园区。先期推进米线、豆制品、野生菌、鲜花饼、火腿等园区建设,逐步推进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园区建设,力争三年建成十个以上的预制菜示范园区,实现聚集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百户龙头企业。引进国内知名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本土链主型、专精特新企业和“冠军”企业群,鼓励企业推进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加工厂建设,在每个细分品类、每个产业环节各培育2至3户龙头企业,力争三年培育百户以上的预制菜领军企业。千款特色产品。挖掘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预制菜品类,强化标准化加工、适度规模化发展。精准定位省内和国内市场,采取引进游客消费和开拓国内市场相结合,推进预制菜加工厂和中央厨房建设,力争三年打造百县千款产品,引领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预制菜可同时覆盖农产品原料供应、初级加工制品、精深加工利用要求,是拓展农产品原料用途的流量出口,可实现原料的商品化、标签化、品牌化,有效延伸产业链。目前,预制菜行业被看好,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当前预制菜行业尚无领跑者出现,业内企业面临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异地复制难度大、时效性有待提升、物流运输难等诸多问题。而实际上,行业上游的原材料企业并不仅限于简单的养殖或加工生产,其在发力预制菜方面,早已具备原材料、供应链、品牌、产能、渠道等诸多先天优势,物流体系及部分下游渠道均可复用。因此,农业不仅能在参与预制菜产业的过程中大有可为,更能通过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而实现增收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作为绿色农业资源大省,云南如何抓住预制菜这波风口?希望本次大会能有实际的成果。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