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一个亿,到这也是喝花毛峰
01
上周末到青羊宫,临近中午时,天下大雨,便在道观的茶园吃素斋。
麻婆豆腐、凉拌三丝、素炒的冬瓜和白菜,四样菜拼成一盘,外加一碗米饭,总价十元,是这里最奢侈的顶配消费。
茶园里大多是老年人,不到12点,他们便吃毕午饭,清理桌子打长牌。坐在我斜对面的老大爷,花八元要一杯盖碗茶,把碗盖翻过来,装上一把花生,再从包里取出一只桃子端正摆好。看架势,定是打算在这里消磨一个下午。
我在退休老人的群体中格格不入,但心里的声音却在说:这完全是我向往的生活。闲适,安定,想读书便读书,想下棋便下棋,可以独处,也可以与人高谈阔论。
茶园就是有种力量让你相信,相信永远不会有人指责你,说些「你这样可不行,应该要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更不会有人给你下任务定指标,规定你今天必须喝八大碗,差一碗都不行。
无论附近的房价是两万还是三万,与这里都不相干,消费就是这十块八块,看不出等级之分,人的压力感无限度趋近于零。
说起来,茶园和咖啡馆虽然都是休闲小坐的场所,但咖啡馆总是和苹果电脑更般配,人们在那里制订他们改变世界的大计划,电脑里都是钞票生长的声音。可当我坐在看上去二十年没变样的茶园里,会认为掏出手机都是可耻的,电子设备的那种炫酷与嘚瑟,把一切意境都破坏掉了。
唯一的任务就是闲着。什么事都不做。
当不再被手机屏幕吸引,人的视线会自觉检索其它画面。固定竹椅的铁丝松了,木桌子有一层斑驳包浆,屋顶的风扇一快一慢,老大爷的背心垮到变型,若有耐心,能数清上面到底有多少个洞。
没有了手机的视觉刺激,人的其他感官能力陆续回归。原来我们是能触摸出不同材质桌椅的质地的,原来我们是能闻到邻桌飘来花毛峰香气的,原来听听别人胡侃家常也没那么无趣,原来我大脑转了这么多圈,时间才只过去两分钟。
02
我们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无聊呢?像童年时数马路有多少盏灯那种无聊,像比赛谁能把纸团丢进垃圾桶那种无聊,像自己在洗脸池里练憋气那种无聊,像非要去医院探索太平间,只爬了一层楼就落荒而逃那种无聊。
人们会说你幼稚吧。会说,这是小孩子过的生活。正如同我和朋友描绘茶园生活,他们说,这不就是退休生活吗?这些话的潜台词都是,你现在这个年纪,怎么能过这样的生活,重音放在「这」字上,表示对这种生活的不屑一顾。
可是,这也正是我常常怀疑的地方:谁规定只有小朋友或者老年人才能如此生活?年龄与生活方式之间,到底有多么强的硬性关联呢?如果退休生活是辛苦工作几十年换来的福利,那恰恰证明,前者是一种比后者更高级的生活啊,能选择的话,没理由选择后者不是吗。
哦,他们也未必是不想选,他们在等一个条件:财务自由。
暂且不说财务自由的概率问题吧。反正怀揣一个亿,到这也是喝花毛峰。
03
放空时间,我逐渐了解到藏在潜意识里的思维规律。
成年世界里,生活是一条生产线,从出生到死亡,不同年龄段都有各自的规定任务。玩闹是属于小朋友的,退休是属于老年人的,在长达三四十年的中间过程里,乐趣很少,休息很少,青中年人的主旋律只有一个词汇:奋斗。
而随着各种培训班的开办,奋斗的任务已经下放到学龄前了。所以人生就是,前五十年奋斗,后面能享受到什么程度,就看积蓄有多厚,以及生命有多长。
但,把奋斗提到这样高的位置上,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诚然,奋斗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是克服了人类天然惰性的成功者。奋斗也会带来诸多好处,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厉害一点,会对社会乃至国家有益。
可是,好处不代表意义。意义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当我在意这样的好处,它才对我有意义。假如这些事我全不在意,不想成功,不想发财,不想改变世界,那我应该可以不奋斗吧。按照当下主流的价值观,只要我不伤害其他人,我拥有完全自主掌控生活的权利。
但接受这件事并付诸行动,还是不那么容易。
04
我们许多人头上,都有一把从小就悬在那里的尚方宝剑,剑上写着一行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把尚方宝剑的历史其实并不太长。儒家虽然鼓励入世,主张人们承担起社会责任,但那是对少数精英知识分子提出的要求,并没有把范围划到社会全体这么大。我们不分男女老幼地鼓励大家「对社会有用」,应该就是五六十年代全民大搞生产建设时期的创造。缺人,所以就喊大家都来干活,其意义,相当于一种精神上的劳动号子。
它是那样具有威慑力,不由分说,就框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一些积极分子看来,不奋斗,就是对社会无用的,拖后腿的人,怎么能任由你们安心享乐呢。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喜欢站在特别高的位置思考大问题。QQ签名动不动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指责起别人来也常常会说,「都像你这样社会怎么办?国家怎么办?」我一丁克朋友的妈妈指责起她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们,就咱们这些人,是不能把社会怎么着的。
仔细掰扯,不奋斗等于对社会无用的累赘,这其中的逻辑少说跳过了一段110米栏。比如,不努力奋斗,是不是就对社会完全无用呢?一项工作能做到100却只做70,是不是因为没有努力到100,就要把70分的功劳全抹去呢?又比如,对社会完全无用,是不是就代表对社会有害呢?明知自己能力不足,所以自觉闪在一边不给社会添乱,又算不算是一种美德呢?
当然,想到解释这些问题的繁琐,以及很可能遭遇的「狡辩」指责,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沉默。于是,哪怕假装努力,我们也很少大声说,「老子就是不想努力」。进而,努力奋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仍然是当前中国高亢嘹亮的主旋律。
05
我对于不奋斗的痴迷,用流行语总结就是一个字:丧。
不丧的人对丧的理解,会觉得这帮人是抑郁症,对生活没有热情,有病,而且会影响到那些有热情的人。
其实,还真说不好是谁有病。在一个集体服用兴奋剂的环境里,不服用兴奋剂的人当然显得不正常。你们百米都跑9秒,我跑半分钟,自个儿乐意,有什么罪过呢?不要跑过来说,你怎么不努力呢,要不也来一针吧,更不要在我拒绝的时候指责我,说我影响到了其他人奔跑的热情——如果你们的热情寄托在我身上,那只能说明你们也没多大热情。
往期阅读:
一月一清零|2018第6月
一月一清零|2018第5月
一月一清零|2018第3月
一月一清零|2018第2月
一月一清零|2018第1月
标签:
上一篇:你真的了解花毛峰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