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颍东区乡村振兴局荣获“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
摘要:12月5日,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局荣获“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据悉,阜阳市颍东区大力实施“1232+N”乡村振兴产业工程,打响淮水鲜薯、鲜食番茄两个特色单品,带动乡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黄伟伟)12月5日,在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局荣获“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下,阜阳市颍东区如期完成了现行标准下3.46万户10.4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颍东区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
2021年以来,颍东区聚焦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工作,坚决守住规模性致贫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五大振兴”,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逐步建立与乡村全面振兴相适应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
坚决守住底线防线,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建立“区镇村组”四级网格化包保管理体系,划定2923个网格,确定监测对象42户158人。认真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核心指标全部“动态清零”。认真落实“五防”机制,建立大病预警机制,“2365”“1678”“一事一议”“防范返贫险”累计报补945人次814.3万元,定期进行风险筛查,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应帮尽帮”。
抓实抓细措施落实,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资金3.65亿元,谋划产业、就业等项目223个;新增发放小额信贷232户981.3万元;安排92亩土地专项用于乡村振兴,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15.3%;选派第八批驻村干部153名,选派科技特派员25名;继续深化与全国政协机关、巢湖市和8家省直单位、20家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联系,引进各类帮扶资金2043.44万元。
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大力实施“1232+N”乡村振兴产业工程,打响淮水鲜薯、鲜食番茄两个特色单品,累计建设特色产业基地235个;强化光伏帮扶电站后续管护、收益分配,出列贫困村电站收益3465.55万元,村均收益69.31万元。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八进”等消费帮扶活动,扶贫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3.16亿元。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2627人,占2020年底的103.14%;22个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人口271人;设置扶贫公益性岗位4801个。
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行孝善村建设,创新开展“帮一帮”志愿服务,帮助有精神智障、突发事件、逃学厌学、自我封闭,好吃懒惰等类型的群众走出困境。广泛开展“爱家乡、建颍东,有话如实说、有事好商量”民意倾听回应活动,推广“四方说事”(代表理事、书记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评事)制度,深入实施信用村创建活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谋良策出实招,着力将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做实做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之年,颍东区乡村振兴干部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继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再接再厉,全面推进工作重心有序向乡村振兴转移。
第一篇
最后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