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当今茶市,经营模式琳琅满目,茶商们各自揪着自己的八字眉,琢磨着各种道道,算计着如何能把
茶叶价格卖得再高一些。
阿普走过的地方,在任何城市都会看到一些茶店茶馆里挂着“禅茶一味”或是“茶禅一味”的匾额或者名家题字。如果你进某些茶叶店里想买个茶,店家不论懂与不懂就会给你论道一下这杯茶的前生今世,或者给你说在某处出土的古董里发现了某种茶叶,或者给你说一段寺院里的茶事。一边论道着他脑子里的茶事,一边手里还不忘盘着串珠子,一边还点上一支香,从视觉味觉听觉上把你牢牢地圈住,似乎离开了这些,这个茶就不对了。茶客们随着店家的满嘴跑火车,本来只是想买些茶叶的,动不动就又买了些毫不相干的东西。
有些茶商卖茶喜欢挂上个名人的招牌,比方说某位领导人喜欢喝的茶,或是某领导人的家乡茶之类的,还有可能是某领导外交时赠给某国外领导人的就是某某茶,总是能找到各种名头来吸引你的注意力,茶客们买茶叶已经不是为了某种味道,似乎是为了跟风或者追星才去买这个茶喝。
阿普前面在外面转的时候,看到一个说法是江西铅山县武夷山镇的桐木关是“万里茶道的第一关”,一直觉得纳闷,最近从网上查阅资料,才发现这一点值得怀疑。网上资料有引文为:“《山西历史地图集》‘清代晋商商路’记述:‘在南方,(晋商)又开辟了由福建崇安过分水关,入江西铅山县,顺信江下鄱阳湖,穿湖而出九江口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襄樊,贯河南入泽州,经潞安抵平遥、祁县、太谷、忻州、大同、天镇到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库伦至恰克图,这是一条重要的茶叶商路。’”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万里茶道的第一关是分水关,而非桐木关。福鼎地分水关号称“闽东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把桐木关变成万里茶道第一关,无非就是为了商业利益的一种炒作。
记得阿普小时候,放假回老家的时候,跟姥爷坐在院子里,听着收音机里播着评书——《三侠五义》、《三侠剑》、《隋唐演义》、《白眉大侠》、《薛家将》等等。听着评书,姥爷一边用一把小紫砂壶泡着集市上买来的
绿茶,一边跟阿普讲是人家自己家里做的茶叶。阿普那时根本不懂品茶,只是一边喝着微苦的茶水,一边听着姥爷讲评书里的故事,现在还清晰记得姥爷最爱讲的是薛仁贵的事情。那时阿普和姥爷喝的茶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茶,喝茶从没有想过它的故事,那时候的茶就是简简单单,也从未想过茶叶现在会有这么多的道道。
茶叶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在当今这个时代却被人们浓妆艳摸,变得像是戏台上的一个旦角,唱着我等凡夫俗子听不懂道不明的曲目。茶商们为了获得金钱利益,使劲浑身解数努力地把茶塑造成“琴棋书画烟酒茶”里的那个茶,而最初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茶却不知不觉地正在被我们淡忘。
茶,请卸掉你的浓妆,你不是戏台上的旦角,你是江南雨巷里撑着油纸伞行走的那个淡淡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