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花人家

都匀做茶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04 21:24:31
文章简介:在超过200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了40多年茶,这双手看起来格外厚实,微微泛红,感受不到高温似的,却把最柔嫩的茶青护得精细,用6.6万个芽头做出一斤好茶。这双手的主人叫张子全,贵州都匀毛

在超过200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了40多年茶,这双手看起来格外厚实,微微泛红,感受不到高温似的,却把最柔嫩的茶青护得精细,用6.6万个芽头做出一斤好茶。

这双手的主人叫张子全,贵州都匀毛尖镇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坐山吃山,人和茶是有感情的。”他说。

祖祖辈辈的手艺

我应该做下去

张子全和茶的感情,要从7岁讲起。那年,张子全跟着爷爷上了山,采茶炒茶让他痴迷。“好想跟着炒呀。但是炕有一米多高,我人还不如炕高,只能帮忙捡柴烧火。”张子全回忆。到了12岁,身高终于够了,他迫不及待地炒了第一锅茶,从此和这门手艺形影不离。

都匀毛尖又称“细毛尖”“鱼钩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形状卷曲,汤色清澈,好看又浓郁。“做出这独特的外形和味道,得靠祖祖辈辈留下的绝技。”提起手艺,张子全总是情不自禁地微抬下巴,满是自豪,“70年代,到了赶场天,家里人就自己炒了担去卖,那时候别人家的卖3块一斤,我家的就能卖到6块一斤。”

有一次,村里的同龄人准备一同外出务工,张子全甚至已经买好了火车票,最终又变了想法。“虽然只能在别人的茶企炒茶,我还是想留下来,这是祖祖辈辈的手艺,我就应该做下去。”

坚守不会亏待手艺人。张子全那时的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山,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口子就这么一锄头一锄头折腾了3个多月,硬是把家后面的荒山变了样,种上了30亩茶树。在政府支持下,一年后,茶园就扩展到380亩。

现在的张子全不仅是个手艺人,还带领十里茶香合作社由2009年初的6户抱团,发展到38家入股。春风至,开茶日,300多人同采茶,壮观又温馨。

1斤茶青炒出2.5两茶

半两也不能差

独门绝技,从开春采茶青就有讲究。张子全家的箩筐刚好能装下1—2斤芽青。容量是经过计算的,既够一个人采上一天,也不会因芽青太多而互相挤压,以保证品相。

经过摊青,筛选出的茶青就可以分锅了。一次放太多会受热不均,放太少又容易糊。一锅一斤,不多不少,等候下锅。杀青时,锅温先烧到200—300摄氏度。温度不同,香型不同,控温则全凭手感。一把茶青下锅,鲜嫩的芽和高温碰撞,“噼里啪啦”作响。手可不能闲着,抓起,扬高,洒下,再抓起……手速要快,翠绿的茶青翻腾,让人眼花缭乱。约5分钟后,张子全捏了捏手中温热的茶青,不再蓬松散乱,“实了。”

接着,锅温下降到80—90摄氏度,张子全开始聚精会神地揉捻。20分钟后,他的手劲有所变化,轻—重—轻,仿佛在跟着音乐律动。鱼钩一样的弯弯就做成了。

提香提毫是关键一步。加上一把火,锅温迅速上升。记者靠近锅边,手被烫得收了回来。张子全的双手则在锅中上下翻滚,明显加快了速度,目光盯在锅中,一秒也不离开。

经过最后烘干,都匀毛尖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1斤茶青应该炒出2.5两,炒出3两,那是偷工减料,只炒出2两,说明技术不到家。”张子全说。

“不准偷工减料,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抽烟喝酒。”严格遵守家训,张子全把都匀毛尖技艺传承发扬,也用这份手艺带动家乡发展。

“明天都匀职校的20多个学生来参观学习。我不收费,只要是真心喜欢做茶,我都教给他们,只希望一代又一代,都会做茶。”张子全说。

《 人民日报 》(2019年05月04日 07版)

本文:都匀做茶人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renjia/220850.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以茶兴农 她带乡下姐妹们创收
下一篇:茗香理工男:茶如人生,苦涩之后有回甘

标签:都匀做茶人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