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红(左)与村民交流心得。
旧时农具、精美花瓶、民国古玩、明清碑首……这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如今在安徽省怀宁县雷埠乡白桥村村民董江红创办的家庭民俗文化馆里,却应有尽有,且藏品多达1000余件。
今年67岁的董江红从小酷爱收藏,从24岁收藏第一枚钱币起,40多年来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到处挖掘和收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系列古玩。
“这些看似不值钱的老物件,如果不趁早收藏,以后就没有了。”靠着一份持久的耐心,董江红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老物件,有耕种使用的水车、犁耙;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困难时期的粮票、布票……日积月累,随着老物件一天天增多,原来的一间旧房已摆放不下这么多的“古董”。
2015年,董江红建起两层楼房,下面一层四开间全部作为民俗馆,分别以“农耕文明”“红色记忆”“古玩古董”“戏曲文化”为主题,让他的“心爱宝贝”住进了宽敞亮堂的房间。“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看似简单,都有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无不蕴含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史。”董江红说,“我有责任和义务接力文明传承,把农耕文化遗产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推进文明进步的。”
如今,董江红的民俗馆每天免费开放,吸引了无数乡亲前来观看,让村民追寻乡村历史记忆。“这些老物件是乡村发展变迁的‘活化石’,是乡土乡情的‘活载体’,是乡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有了这座家庭民俗馆,能让大家不忘曾经走过的路,记得住乡愁,感恩共产党、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怀宁县雷埠乡党委书记汪来胜说。
本文:收藏迷董江红的“民俗梦”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8463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肥东:修路、建水库......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生产无忧
下一篇:绍兴市柯桥区:数字让诗歌“活”起来
标签:收藏迷董江红的“民俗梦”
领略过《早春图》里的无限生机,见识过《千里江山图》中的大美河山,在《张好好诗》中欣赏了女性之美,也在《祭侄文稿》中感受到了至情。由中茶独家冠名播出的大型书画文化类慢综...
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的阮桂源起初并未想过自己会一直坚守在茶行业。大三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桂源跟同学喝到了教授私藏的好茶。当时被茶香吸引的两人没有任何...
在何坝镇水河村的生态茶园内,成片的茶叶青翠碧绿,茶香弥漫山野,行走其间,沁人心脾。茶农们或拿着布袋,或手提竹篮,穿梭于翠绿的茶园中,采摘今年的首批春茶。他们双手上下翻飞,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