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 > 农业资讯

“丝路明珠”兴田畴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5-18 13:19:00
文章简介:“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春末夏初,走进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的甘肃省张掖市,仿佛走进了一条色彩缤纷的“画廊”:祁连山顶白雪皑皑,广袤的戈壁大漠之间,绿洲里处处可见丰美的水草…&helli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春末夏初,走进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的甘肃省张掖市,仿佛走进了一条色彩缤纷的“画廊”:祁连山顶白雪皑皑,广袤的戈壁大漠之间,绿洲里处处可见丰美的水草……相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大片肥沃的土地、优越的农耕条件同样引人关注,特别是戈壁绿洲上新建的数十万亩高标准农田,让许多到访者赞叹不已。

戈壁绿洲,沃野千里。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塞上江南”“金张掖”;这里也是一块农牧咸宜的膏腴之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近三年来,张掖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扭住“小块并大块、水肥一体化、地力有提升”三个重点,走出了一条连片治理、综合开发、高效发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子。

“一户一块田”增了土地富了老乡

“补丁地巴掌田,大型机械作业难;斜尖子边界多,种植管理费用高;药乱打肥乱施,一轮灌水跑断腿;不好犁不好耙,为争地边去打架。”这是张掖市临泽县昔日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农田已大变样:通过推行“小块变大块”改革,临泽的“巴掌田”变成了开阔平整的“大块田”,田埂垄沟、碎田边界、尾水沟渠、田间道路得到平整复垦。

走进临泽县鸭暖镇昭武村,成片的土地呈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田景观,蔚为壮观。“我们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原则,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一户一块田’。”鸭暖镇党委书记单自鹏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该村新增耕地率达到了10%。

为推进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整村整社推进“一户一块田”改革达到标准的,鸭暖镇按每亩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并配套建设高效节水滴灌设施,改善薄地、洼田地力和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使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发挥了“小试验、大方向,探路子、作示范”的引领作用。具体到农户层面,在遵照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当地引导农户自愿互换并地,“化零为整”全面推动“一户一块田”改革,为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鼓励村民把自家高标准农田流转到‘土地银行’,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与‘土地银行’签约流转,为村子打造规模化产业创造了农田基础条件。”单自鹏说,昭武村今年通过“土地银行”流转了2100亩土地用于支持设施西瓜、饲草等乡村产业发展。

“我家8亩高标准农田‘存’入‘土地银行’,每亩流转费750元,一年就有6000元的收入,再加上自己种的20亩饲料玉米,每年收入就有5万多块钱。”昭武村村民张希加说。

如今,在张掖像张希加这样通过“土地银行”增加收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由“土地银行”将土地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种植,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体化、集约化经营。“土地银行”引进龙头企业并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和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产品保底收购协议,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土地银行”、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不但可以腾出手来务工挣钱,还能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银行’利益分红。”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梁顺海说,通过创新土地整理模式,张掖有效破解了耕地碎片化难题,推进了承包经营权股份制改革、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降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埂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有效减少了劳动用工,为生产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经营集约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和产品绿色化打下坚实基础。

“整”“建”融合共绘田美乡村画卷

宽阔笔直的公路两边,一片片平整的农田向远处绵延,望不到边;田间道路、沟渠林网纵横交织……在甘州区靖安乡,道路通畅、田块规整、环境优良、人居和谐的美丽田园画卷,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支“画笔”。

近年来,靖安乡作为甘州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典型乡镇,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农田建设与乡村建设融合之路。

——念好“整字诀”,培育现代产业基础。整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全乡2万亩土地进行整理,补齐路林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并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土地整理后引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养企业整乡流转土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生产,形成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兴旺。

——念好“建字诀”,打造特色生态小镇。实施拆建并举、拆绿并进、拆复同步,整合原有39个合作社,集聚建设“4+2”个安置点,疏通整治环乡水系,围绕全乡主干道路、高标准农田、水系塘坝、房前屋后、院落内外进行植树绿化,打造小桥流水式的宜居、宜游生态家园。

靖安乡是探索创新甘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的一个缩影。“我们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做到建好农田、用好农田,提升效益,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机衔接,推动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做好水、路、林、田四个方面的文章,助推田美乡村建设。”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兴俊说。

“张掖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工程作用,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相融合、与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相融合的同时,坚持将之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文说。

解决“痛点”走出农田建设“长效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件大工程,资金需求大,尽管中央财政资金每年都在加大投入,但面对庞大的建设任务量,仍然有不小的缺口。解决资金的“痛点”,需要地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态势,耕地南北落差较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每亩耕地需要投入资金2500元以上,但中央和省级资金每亩补助1200元,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不等不靠,自谋良策。民乐县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整合项目资金、争取专项债券、群众筹资投劳等方式,多元筹集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需资金。

“2020年4月,民乐成功争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400万元,成为甘肃省首个成功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县区。”民乐县副县长赵富说,与此同时,民乐县在不突破“一事一议”限定额度标准的前提下,引导项目区通过群众筹资,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投资等方式,共计8700多万元,全县构建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确保项目资金有保障、亩均投入有提高、建设任务不减少、标准质量能达标。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护得好。为守好“最后一公里”,民乐县创新管护模式,创建了高标准农田管护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通过‘经营主体兼管、专职人员代管、专业机构托管’等方式强化高标准农田设施后续管护。”民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具体实践中,民乐县采用捆绑管护模式,明确经营主体为管护责任主体,并向村委会缴纳土地流转总费用15%-20%的设施后续管护押金。同时,采用专职管护模式,成立高标准农田设施后续管护队伍,设立管护责任区,配备专职管护员实行“网格化”管护。此外,民乐县还采取管护模式市场化,通过公开竞标,引入第三方专业管护公司进行管护服务,实现管护人员职业化,项目管护专业化。

本文:“丝路明珠”兴田畴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8320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率超过80%,三大主粮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下一篇: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标签:“丝路明珠”兴田畴

最新图文资讯

  1. 因学茶而爱茶,他以创新方式传播茶文化 因学茶而爱茶,他以创新方式传播茶文化

      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的阮桂源起初并未想过自己会一直坚守在茶行业。大三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桂源跟同学喝到了教授私藏的好茶。当时被茶香吸引的两人没有任何...

  2. 凤冈:春暖茶飘香 新芽出绿采摘忙 凤冈:春暖茶飘香 新芽出绿采摘忙

    在何坝镇水河村的生态茶园内,成片的茶叶青翠碧绿,茶香弥漫山野,行走其间,沁人心脾。茶农们或拿着布袋,或手提竹篮,穿梭于翠绿的茶园中,采摘今年的首批春茶。他们双手上下翻飞,熟练...

  3.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