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在行唐县仙人乡东庄头村,村民们忙活着收获红薯。村委会主任杜彦连蹲下身子指着地里的红薯说,红薯可是他们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的宝贝。除了红薯,村里还种着紫苏和糯玉米。“品种为‘龙薯九’的红薯,一亩地产量达到了6000多斤,农民们高兴得不得了。”杜彦连喜滋滋地说。
在行唐县岔口乡权黄村,鑫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忙着收获优质无公害谷子。“一亩地产125公斤,每公斤按市场价12元算,一亩地能挣1500元。每个社员还有红芸豆、高粱、油葵、红薯等其他农作物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赵虎堂说。这种形式发展的特色农业,让每个农民都尝到了甜头。
行唐县借助得天独厚的条件,又加上合作社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其他相关农产品的生加工等理念,让更多特色的农作物提前被好多个城市预定,成为人们餐桌的食品。并在龙头企业的项目合作下,订单农业的产生,让农产品品牌建设更完善,对于土地产出率也得到了提升,并在确保粮食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综上所述,在这场秋收“比武”赛上,行唐县农民展现着机械化生产农业技术,也展示出紧跟农业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智慧头脑。
本文:行唐县特色农业“搭台”,现代农民“比武”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5421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行唐县特色农业“搭台”,现代农民“比武”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