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乔庄镇白对虾养殖户喜迎丰收。资料图
10月12日上午,以“鱼米之乡,生态乔庄”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博兴乔庄白对虾节,在山东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打渔张森林公园拉开帷幕。
“近年来,博兴县全面开启淡水养殖的‘二次创业’,加快推动品种向高端化、服务向一体化、管控向智能化转型,现已形成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美国加州鲈鱼、澳洲龙虾等特色品种齐头并进的养殖格局。”博兴县县长吕明涛表示。
据了解,目前博兴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5万亩,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3.8万亩,鱼虾混养面积1.2万亩,年产值达8.6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荣获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称号;“博兴对虾”“麻大湖毛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中国国际现代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
2017年以来,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单茬养殖”“虾池利用率低”“病害发生率高”等问题,滨州市还大力推广了“135”二茬分级接续养殖模式。据介绍,“135模式”是一种高效养殖模式,1是指虾苗先进行10天的淡化标粗;3是将淡化标粗的虾苗放入温棚进行30天的中间暂养;5是虾的规格达到3~5厘米后,再将暂养虾苗移到外塘养殖50天左右,达到商品规格。同时,在外塘对虾捕捞前1个月进行二茬虾苗暂养,又使得外塘第二茬虾养殖周期缩短了1个多月,使北方地区一年二茬养殖成为常态化。
特别是博兴县乔庄镇的白对虾产业,近年来走出了一条规划先行、产业兴旺、优势特色的产业振兴路子,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乔庄模式。
数据显示,乔庄镇池塘精养平均亩产达到560公斤,亩均效益达到1.5万元左右,2018年最高亩产1385公斤,规格14.5头,单价34元,产值9.4万元,亩效益7万多元。涌现出榆林、鲍王、黄家3个白对虾收入过1000万元,谭家、苍上、河徐、蔡寨、三合、姓黄等10个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村;20个纯收入过50万元、1000个纯收入过10万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专业户。
“今年以来,乔庄率先与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规划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编制突出乔庄特色、可实施、能落地的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突出产业优势,专门委托中国渔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为乔庄南美白对虾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乔庄镇党委书记高洁表示。
开幕式上,中国渔业协会为博兴县获得“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称号授牌,同时,为乔庄镇获得“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称号授牌;山东农业大学在乔庄镇挂牌成立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博兴县成立山东千乘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在乔庄镇挂牌成立渔业产业分院;发布了《乔庄镇白对虾产业发展规划》;并表彰奖励了为乔庄镇白对虾养殖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十大人物及优秀乡土人才。
本次对虾节共分为开幕式、博兴白对虾病害防控技术交流会、博兴县农特产品展示、首届乔庄白对虾厨艺大赛、首届中国博兴白对虾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论坛、乔庄白对虾品鉴宴、博兴观光考察等七个部分。
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渔业协会、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也出席了活动。
本文:博兴成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5401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酒泉市开拓蔬菜外销市场 700吨戈壁有机蔬菜进京
下一篇:白羽肉鸡助推我国肉鸡产业转型升级
标签:博兴成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