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北京昌平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色泽鲜艳、味道香甜的草莓丰富了冬季的水果市场。图为近日在北京市昌平区“乡都”家庭农场,农场主魏建忠为记者展示温室高架栽培的草莓。
农业园区内草莓旁种花羽衣甘蓝
草莓高架栽培下种植食用菌
高架草莓便于采摘,也可利用空间种植蔬菜
眼下正值“京味儿草莓”集中上市期。由于去年北京的气候适宜草莓种植,从8月底草莓定植开始,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气温让草莓长势良好,400平方米的标准日光温室产量在3000斤以上。
品种多,上市时间长
作为昌平区草莓产业发展的亲历者,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齐长红介绍,2008年,昌平区将发展草莓产业作为特色种植支柱产业,草莓生产从1600栋温室猛增到3600栋温室,适合中国人口味儿的日系品种“红颜”受到大家的青睐,3600栋温室种植“红颜”占90%。昌平草莓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栋。
“北京草莓产业的发展要培育两方面优势,一是上市要早,采摘期要长,二是采摘品种丰富,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北京市创新团队草莓岗位专家宗静说。在昌平特菜大观园草莓种植的连栋温室内,红颜、章姬、圣诞红、黔莓……记者看到有十几个草莓品种,都按行栽培在高架基质中。
目前,北京市草莓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以日系品种“红颜”为主。为了满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要,园区或采摘园都是搭配种植草莓品种:鲜红色的“红颜”、橙红色的“圣诞红”、白色的“小白”和“白雪公主”、粉色的“粉红公主”,口味儿上有甜口的、酸味的、软沙的……可以说一个温室尝遍世界草莓。
另外,北京草莓产业通过示范草莓优良品种和避雨育苗、基质育苗、土壤消毒、种苗消毒、高垄覆膜栽培、水肥一体化、人工补光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使得草莓上市早、品质佳、产量高。
高架栽培加套种,体验乐趣多
特菜大观园的草莓种植在离地1米的高架基质槽内。宗静介绍,它不仅具有观光、采摘、休闲等功能,更是科技示范、展示、推广的平台。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模式于2012年开始示范、推广,与传统土壤栽培模式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更是为了游客采摘方便,1米高的架子让游客不弯腰就采摘,改变了传统采摘方式,而且日常管理也省工、省时。
昌平区兴寿镇“乡都”家庭农场采用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模式已经有五年,农场生产的草莓在北京市“草莓之星”评选中连续三年获奖,农场主魏建忠对此模式赞不绝口。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定位赋予了北京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草莓生产园区和种植户又有了新的创意。在金六环农业园区的草莓种植温室内,在不适合地栽草莓生长的外侧种上了花羽衣甘蓝,紫色、绿色、黄色等叶色,花形、伞形等叶形看上去煞是好看。而在昌平区崔村镇仕芳农家院的草莓种植温室,采用草莓高架栽培模式的架下种上了各种蔬菜,上下结合。农户张仕芳从几年前就开始试着草莓套种蔬菜,立体式栽培。目前,草莓套种蔬菜以洋葱、苤蓝、叶菜类为主,有的园区还增加了套种西瓜、食用菌等作物。
倡导文明采摘
1月中旬的清晨,魏建忠忙着给下订单的老主顾摘草莓。魏建忠说,农场的草莓销售有四个渠道:一是采摘;二是幼儿园、企业、学校进行团购,用微信下单、结账;三是批发;四是微信群里的散客,微信下单,快递到家,这部分草莓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年前团购量比较多,年后采摘量会增加。目前昌平地区规模草莓种植园团购价格根据不同品种,一般在每斤40元,较以前价格下降,采摘价格至少翻一番。”魏建忠说。
采摘作为休闲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市民提供了农事体验和品尝新鲜果品的机会。但记者在与园区和农户的沟通中了解到,目前多个园区已不愿开展采摘业务,而选择团购或批发。原因是草莓垄间距窄,草莓花序近乎封垄,垄间行走会碰伤花序和果实;一些市民不懂如何采摘,折断花序,造成减产;品尝后的果萼和不完整果实被扔在垄面上,造成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有关专家建议,除了改变栽培方式以适应采摘外,还应该做好市民采摘前的科普工作,为市民讲解示范草莓的正确采摘方式、装盒方法以及保护草莓植株和采摘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佳节临近京味儿草莓正“红”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18675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水产要“尝鲜”,美味又安全
                      下一篇:湖北鱼岳:熊齐红的山羊致富梦
标签:佳节临近京味儿草莓正“红”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