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产于四川峨眉山,主要在黑水寺、万年寺、龙门洞一带。以香浓味醇历来著称于世。
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宋陆游曾写"煮茶"一诗,内有"雪芽近自峨眉
峨眉峨蕊茶得,不减红囊顾诸春"之句,与"杭州龙井、福建闽红同负盛名,驰誉海内外"。峨蕊,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区,主要栽种在海拔800-1200米的黑水寺、万年寺、龙门洞一带。这里光照适 度,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茶园处于群山环抱、云雾弥漫之中。茶树生长繁茂,芽叶肥壮,质地柔嫩,内含物质丰富。峨蕊的工艺特点:以每年清明节前采摘的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用手工精制,经高温杀青、初揉、二炒、二揉、三炒、三揉、四炒、烘干等工序,严控制火温,由高到低,配以变化多样的炒揉手法,最后经摊晾、包装、贮于防潮容器中。
峨蕊的品质特点:外形紧结纤秀,全毫如眉,似片片绿萼开放,朵朵花蕊吐香;叶底匀嫩,汤色清澈;滋味馥郁清香,饮后回甜。
峨眉传说
一直以来,都喜欢峨嵋山,没有去过那里,只是没有缘由的喜欢。可能是我有佛缘,与这座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
峨眉峨蕊茶峨嵋山有着前生今世千丝万缕的联系吧?我国僧人植茶由来已久。清人笔记《陇蜀余闻》载:蒙山“上清峰,其巅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7株生石上,无
峨眉峨蕊茶缝罅,云是甘露大师手植”。 据古书记载,甘露大师确有其人,俗姓吴。僧人居深山古寺,远离商业中心,买茶不易,也无钱买茶,自己要喝茶,山中又宜茶,不种更待何为?加之中国禅宗有别于印度佛教,主张发展寺院经济,种粮种菜,自力更生,茶也在种植之列,谓之“农禅”,农禅是佛教生存的内在保障。如沙门刘彦范所云,“所居有小圃,自植茶”,茶圃被鹿损坏后,颜真卿等名士相助运石以复旧观(《因话录•角部》)。大历五年(770),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时,顾渚山有僧人献茗,李栖筠约陆羽一起品尝,陆羽认为此茶“非他方可比,宜荐于君上”,刺史于是“进万两贡上”。皇上也觉佛茶不同凡响,下令责成浙江顾渚山设贡茶院,此后岁贡竟达18000斤之多。江西庐山为“净土宗”发源地,相传晋代开始植茶,《庐山志》载:“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劈谷削岩,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庐山云雾茶成为名茶,一直榜上有名。浙江东阳东白山,为佛教胜地,寺多茶多,所产婺州东白茶《茶经》有载,时为贡茶。《茶经》中还提到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亦产茶。佛教四大名山皆产优质茶,如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四川峨眉山的峨蕊茶。其它如广西桂平西山寺的西山茶(又称乳香茶),四川蒙顶的甘露茶,等等。可以说,唐代茶叶 的
生产是以寺庙为基地,向广大农村辐射,从而形成遍布全国的产茶区。
僧人不仅种茶,他们还研究焙制方法,培育新品种,创名牌。茶源于云贵巴蜀,江南茶后来居上,大半功归于僧人。如吕岩《大云寺茶诗》所云:“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茶经》出于“半个僧人”之手,便不足为怪了。 僧人如何种茶、制茗呢?李咸用《谢僧寄茶》一诗有生动的描述。诗云:
匡山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拿飞鸢。
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绵。
倾筐短甑蒸新鲜,白苎眼细匀于研。
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
金槽无声飞碧烟,……
僧人对于中国茶叶的生产、制作和名品的培植,功不可没。
峨蕊制作工艺
峨蕊茶以每年清明前采摘的峨眉山老茶树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用手工精制,经精细拣剔后摊放4-5小时,使鲜叶减重5%-7%,再置于小锅中高温杀青,快速斗炒,急剧冷却,经三炒三揉,整形提毫,文火漫烘,足火干燥而成,炒制时严格控制火温,由高到低,配以变化多样的炒揉手法,毛茶冷却后置干燥容器中3-4天,方可清风割末,分级包装。制成后的峨蕊外形紧结纤秀,全毫如眉,似片片绿萼开放,朵朵花蕊吐香,冲泡后,叶底嫩芽明亮,汤色清澈,滋味馥郁清香,鲜嫩醇爽,饮后回甘。
本文:峨眉峨蕊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mgtea/1670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峨眉峨蕊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