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寄递布局“最先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冷库投资超200亿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较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说明,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正在稳步下降。
2024年11月17日16时29分,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1500亿件小包裹穿梭于东西南北,彰显着中国经济强劲活力。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是从甘肃天水的一个保鲜冷库里发出的。一箱花牛苹果不到两天,就到达重庆的消费者手中。
在物流领域,生鲜寄递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后一块堡垒”。在冷链物流这个难度高、技术高、附加值高“三高”新赛道,降本增效的“数智生产力”正不断涌现。
在广东东莞一家冷链运输公司,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旁边的温度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在运输过程中随时观测到冷链车厢的情况。承运公司和货主也能够通过后台,对运输中的温度进行监控。
车队自从安装了智能化的温度监控系统,再也没出现过需要给客户理赔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客户因为货损降低,货物品质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在这个冷链运输车队,有很多车辆是电动新能源车,这样的配置又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东莞市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树朋:我们不涉及长途,城配运输距离比较短,单边公里数能承受一百公里,使用新能源车对降低成本很有效。传统的油车跑一公里大概要1元,新能源车电费是0.5元左右,能节省50%。
不仅是运输公司在努力从源头节省开支,当地的冷链物流仓储基地也在通过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一家冷链仓储企业用上了光伏,很好地降低了电费开支。
在冷链物流基地的机房里,集控系统汇集了物流基地内所有冷链库房温度信息,库房需要调整到多少度在电脑上就可以直接操作,几分钟就可以准确上传下达。
冷库是冷链物流中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货物的集散、分拣、包装等功能。作为冷链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正在加大产品产地冷库的建设力度,促进鲜活农产品的产销对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崔忠付:“最先一公里”的冷链设施的布局和完善,能够很好地保障农产品的品质,也能降低蔬菜农产品的损耗,所以国家现在大力发展在产地建一些冷链的设施。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了冷链仓储、供应链平台、综合园区等业务模式。按照《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打造的“四纵四横”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已接近成型,“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初见成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郑瑞祥:在未来,冷链数字化是一个核心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能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产业降本增效,以及数字化带来的冷链流通效率和标准化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一帆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