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鳗鱼片中混入塑料片案例
产品:冷冻鳗鱼片
背景:
本案例涉及的企业为沿海而建的一家民营水产品加工企业,主打产品为冷冻鳗鱼片,也根据时令加工一些出口和内销的水产品,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现在开始开发附加值较高的熟制水产品等深加工产品,如烤鳗、粘粉鱼片等。案例发生在建厂初期,涉及的产品为出口日本的冷冻鳗鱼片,包装方式为:5kg/块(袋),4块(袋)/箱。
本案例涉及产品冷冻鳗鱼片的工艺流程为:
原料(碎冰:鱼=1:1保鲜)→清洗→割鱼(开片、去骨、去头)→清洗(洗除内脏、脂肪、血丝、杂质)→选鱼(挑出内脏感染、发霉变质、严重透膛的鱼片)→修剪→去鳍(耳鳍、背鳍、鱼尾2~3cm)→清洗、消毒→控水→分级→称量5kg/盘→摆盘→入库速冻→金属探测→包装5kg×4/箱
质量事件:
2002年12月*日,公司接到日本客户反馈,使用9月份生产的冷冻鳗鱼片时,在一盘规格为201~300g的产品中发现一块10×4cm的蓝色塑料片,上面有碳笔书写的模糊字迹。
调查分析:
发生问题的产品为冷冻鳗鱼片,根据鱼片的单片重量共分21~25g、26~35g、36~45g、46~60g、61~80g、81~100g、101~150g、151~200g、201~300g、301~400g、401~500g、501~600g等十二种规格。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确定该塑料片为车间分级后用来标识产品规格的,统一裁剪为10×4cm大小,上面用碳笔书写规格名称。
分级以后的产品按规格放在盘子里,为防止串规格,盘子边缘放上标识规格的塑料片,称量以后标识放在鱼片中,摆盘完毕在袋子上贴规格标签以后,塑料标识条再转到前面工序。
当时生产用原料较小,产品规格主要集中在61-150g,150g的很少,201-300g每天只有1-2盘。由于数量太少,一般集中在下班时处理,可能由于工人急于下班,而且对于规格较大的产品来说,塑料标识片太小,贴在产品上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不易发现,导致塑料标识片摆进盘里,混入到产品中。
由于此前没有足够的异物预防意识,没有对塑料标识片数量的清点和核对,所以混入到产品中也没有发觉,导致客户反馈才引起重视。
整改措施:
1.停止使用塑料片做标识的做法,统一制作部分周转用不锈钢盘,在盘子边沿嵌印规格标识,盘子数量根据生产中该规格的比例制作。
2.分级到摆盘的环节,产品均使用带有标识的盘子存放,不得滥用、混用。
3.建立小件工器具上下班清点检查并记录的制度,防止丢失混入到产品中;原料、下角料、不合格品分类分区域存放,防止混入到成品中。
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尤其是上班前准备工作、下班时的收尾工作。当车间发现异常状况时,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指挥、决策,必要时要亲自处理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
5.加强对员工质量意识的培训,尤其是卫生意识和异物防范意识,这两种食品安全和质量隐患贯穿于每一员工的每一动作,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工作体会:
1.异物防范意识和卫生消毒意识,是劳动密集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据去过日本食品企业的朋友讲,在日本一些先进的工厂,进车间有一套软件自动控制,不穿工作服洗手消毒间的门打不开,不洗手消毒进车间的门打不开;但也有一些朋友说,在日本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不需要像中国的食品厂一样安排卫生岗监督,员工和管理人员都会自觉地洗手消毒等等。
以上两种说法虽有矛盾之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硬件控制、人为管理和自觉执行三个管理层次。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硬件设施多么先进,也无论管理制度多么完善,没有适当素质的员工,先进的硬件和完善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
而要提高员工素质,重在员工培训。我在食品论坛(bbs.foodmate.net)一位网友提供的资料上看到,美国为了帮助食品制造企业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组织了十五位来自食品安全、HACCP、食品车间消毒、质量体系、过程优化、GMP应用、食品微生物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评估小组,对美国烘焙、乳制品、冷冻、冷藏、耐贮存食品等各种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评估,评选影响食品安全的十大问题,位居首位的问题是:缺乏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培训,尤其是对卫生消毒和异物防范意识的培训,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靠员工的一举一动来保证。
2.工艺要求和操作要求合理性的确定。
编辑:foodnews
标签:
下一篇:真空包装水煮菜霉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