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食品企业原料质量管控流程

时间:2019-07-14 12:51:38来源:food栏目:质量管理 阅读:

众所周知我们的原料质量存在波动性,直接造成了质量控制成本变化,间接造成产品毛利率不稳定,产品质量与顾客满意度都会受到影响。一旦原料出现质量问题,供应部、研发部、生产部、品控甚至营运部门都会烦恼、困惑、愤怒、无奈,各部门、各板块都会为此增加沟通成本、控制成本、风险成本。作为质量控制人员,我简单阐述一下关于我们这个行业原料质量控制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原料质量标准

标准制定:原料感官、理化标准目前是由品控制定,供应部结合市场整体质量状况加以确认,最终在采购合同里体现,由供方签字确认。这样的流程在我司目前的大环境下是可行的、有效的。

追求本质的思考,标准合理、有效:标准并不是越严格越好,标准的制定需要兼顾三个方面,既要满足顾客满意度(从市场调查、市场后期反馈得以体现),又要确保企业赚取合理的利润,同时要让采购部门通过努力能够购买到符合标准的原料。质量管理系统里有个术语——质量控制成本。这里不作详述,对于原料质量控制而言,简单来讲,就是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到合适的原料。

品质与成本管理,标准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需要定期修订,同样我们的原料标准也需要定期修订、完善,使其满足我司的整体运营要求。公司整体规划的需求发生变化或者市场整体原料价格、质量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标准进行修订。标准的修订会影响到研发、采购、生产以及营运,需要大家参与进来,从本板块需求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敲定。

原料验收

供应商资质:原料验收的前提是,原料的供应商是我们合格的供应商,资质齐全是先决条件,即供应商资质不齐全,可直接判定原料不合格,无需作后续检验(采购承诺限时提供的除外)。

文书化程序的效用,进货检验: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规范、清晰的标准,合理、有效的检验方法。个人认为,目前这两项基本符合要求。

原料质量判断:我司的原料主要是鸭附件、猪牛类,属于农副产品,原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并不是靠仪器测定出来的,主要依靠检验人员的感官判断,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具备足够的经验、敏感度和判断能力,这些是在每次的重复检验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请充分尊重化验人员对于原料质量的判定结果。必要时,可以由研发、生产、采购人员共同评估确认。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

这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处理不合格原料,如何防止不合格原料被采购和被非预期使用,需要各板块群策群力,共同解决。

上级率先决策: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退货、让步接收、报废等。解读各板块的心理预期,研发、生产、营运偏向于退货处理,采购倾向于让步接收。质量管理程序规定不合格原料最终如何处理由品控决定。我谨代表品控负责任的讲,我们没有私心,我们所作的最终处理意见是从公司整体运营角度考虑的,我们正在强化作出决定前与各责任部门的充分沟通,不合格原料处理决定除非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有不同意见,其它人员不应作出干涉。

处理依据:之前对于原料验收有一种解读,我们应该制定让步接收的标准。从质量人的角度讲,让步接收标准是个伪命题,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Eg1,鸭舌的鸭毛让步接收标准:鸭毛超标10%以内可以让步接收。某品牌的鸭舌鸭毛超标5%,按照让步接收标准可以让步接收,这没问题。第二批进货检验时发现仍然超标5%,按照标准,继续让步接收,那第三次超标、第四次超标呢?显而易见,虽然都符合让步接收标准,但连续多次没有整改,那就必须退货,以示警告,并向供方表明我们对于原料质量的重视。

Eg2, 鸭舌的鸭毛让步接收标准:鸭毛超标10%以内可以让步接收。某品牌的鸭舌鸭毛超标15%,但仓库已无其它品牌可调用,按照让步接收标准不可以让步接收,只能作退货处理,工厂将面临鸭舌停产的状况。站在公司的角度,鸭毛可以通过后工序处理得以解决,为了满足顾客购买需求,需要作让步接收处理。

所以,原料质量标准可以而且必须制定,以满足最终产品质量的需求,但是否让步接收,是需要品控结合各种因素做出判断的。

投诉供应商:每次原料出现质量问题,品控都会开出投诉处理单,由供应部转给供应商,要求供方限期回复,给出整改措施。在有些食品企业,这样做是有效的,但我们的鸭附件供应商,普遍质量管理薄弱,生产流程主要靠人来执行,质量的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因不合格原料给我司造成的损失,采购在积极向供方索取,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提升还是需要强化,而不是仅靠筛选供应商来解决。

如何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全员参与:因我司的原料质量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而且有时会占主导因素,所以,需要研发、采购、营运、生产给出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并在后续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不断验证、不断完善。

供应商的关系:采购原料需要一定频率的供方原料状况摸底调查,将质量把关的工作前移,尽量在供应商处就将问题解决,减少被动的局面。条件允许时,给予供应商必要的质量管理帮扶,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

谨慎囤货:囤货的量一般都很大,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才能使用完毕,因此,囤货金额巨大时,采购、品控可以安排专人去供方处检查、监督。花1000元的检查、监督成本,大大降低100万元囤货原料的质量风险,这很划算。

发现问题的眼光定期分析:采购、品控定期分析、汇总各品牌、各类别的原料质量状况,通报各相关部门,综合各方意见,作出必要调整(包括原料标准的调整、原料品牌的调整)。

专人负责:主要的原料采购地,有条件可以安排专人驻扎,此人必须经过原料检验的专项培训,有高度的责任感、细心、耐心、善于沟通。

其它:因鸭附件属于农副产品,除提升原料质量外,根据原料特性评估车间对原料、过程产品、产品进行相应的检查、挑拣、去除缺陷处理等相关的操作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阐述,希望对于帮助各板块对原料质量控制的了解能清晰一些,减少抱怨、多些理解。

编辑:foodqm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保质量、提产量、敢管事,资深质量总监指导你做一个优秀的班组长

下一篇:食品杀菌技术的种类汇总

相关推荐
  • 食品工厂FDA验厂的基本规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