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化系列报道之①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概述(上)
以标准化引领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
如同葡萄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它们,以其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及严格的等级评价标准享誉世界。“标准”,就是产业、产品联通世界的“语言”。
中国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标准,就是“规矩”。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茶叶之于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代表名片。中国产茶区域广泛分布,制茶技艺各具特色,茶种类、茶品牌繁多。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品牌的茶,更需要以标准来厘清,以标准化贯穿。标准,深入到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完备的茶叶标准,在市场经济法规以及世界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标准化对于生产者及生产国来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创造和培育品牌的关键,是技术推广和产品创新的关键,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国际贸易来说,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茶叶标准通用语言,已成为全球茶产业发展的共识与追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在世界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促进中国茶叶标准“走出去”,中国茶叶标准化的发展建设紧跟国家标准化建设步伐,与国际接轨。2008年3月22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简称“全国茶标委”)正式成立,负责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8)。
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8)作为全球性的行业组织,由18个成员国和25个观察员国家组成,每两年举办一次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8)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一直代表国家组织参加国际茶叶标准化活动和推动茶叶国际标准化进程。
为助推“标准助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国家标准化战略,由ISO中国国家成员体——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IS0/TC34/SC8第27次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将于2019年10月28-31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将讨论由中国牵头的《绿茶术语》、《茶叶分类》、《乌龙茶》三项ISO标准的研制工作,研究其它标准化工作事宜及新提案等。
为配合本次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展示中国茶叶标准化领域工作成果,宣传贯彻中国茶叶标准化战略,推动我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天起至会议结束,《茗边头条》将连续推出“茗边聚焦茶叶标准化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page]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概述
尹祎
目录
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概述
一、茶叶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
二、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
㈠标准的分类
㈡我国茶叶及标准的分类
1、按加工工艺分类
2、按原料成分分类
㈢茶叶标准体系
三、茶叶标准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㈠我国茶叶产品标准的发展
㈡、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发展
1、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发展过程
2、目前我国现行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㈢我国茶叶试验方法和规范、规程等标准的发展
1、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标准的发展
2、茶叶理化检测方法标准基本完善
3、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相关规范规程
4、茶叶物流标准
5、管理标准
6、工作标准
四、我国部分现行茶叶标准简述
㈠、现行绿茶系列国家标准
㈡、现行红茶系列国家标准
㈢、现行青茶(乌龙茶)系列国家标准
㈣、现行再加工茶系列国家标准
㈤、现行茶制品系列国家标准
㈥、茶叶国家标准样品
㈦、茶叶团体标准
㈧、茶叶国际标准化
1、ISO/TC34/SC8概况
2、ISO茶叶国际标准
3、中国从事ISO/TC34/SC8茶叶标准化工作的路径
五、标准的宣贯、应用实施与监督管理
㈠、标准的管理与监督体制
㈡、标准的宣贯、应用实施
六、发展与展望
㈠、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㈡、中国标准化战略
㈢、未来中国茶叶标准化
第13次国际标准化会议在杭州
茶是公认的全球性健康天然饮料,世界粮农组织称作“仅次于水的人类健康饮料”,世界卫生组织将茶列为“世界六大健康饮料之首”;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纽带。茶产业是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生态宜居的绿色产业、是三产融合的民生产业。
茶源于自然,根植中国,福荫世界。我国是最早发现、种植、利用、加工和饮用茶的国家,有文献可查考的已在3000年以上;我国也是茶树资源、茶类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依据加工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黑茶、红茶六大类,几千个品种。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已是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在世界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8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488万公顷,总产量589.7万吨,总出口量185.4万吨;中国茶叶种植面积303万公顷,产量261.6万吨,出口36.5万吨,占全球比例分别为:62.1%、44.4%和19.7%。
第13次会议
一、茶叶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
标准化工作是组织专业化大生产的前提,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茶叶标准化工作是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企业和区域品牌、增强茶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茶叶标准化建设也紧跟国家标准化改革步伐,围绕国内、国际稳步开展。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产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2、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3、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的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4、标准化是建立最佳秩序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前提条件,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5、标准化是保证市场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也没必要)检验商品质量的方法和能力,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合格评定制度,为购销双方提供了可信保证,消费者只需选择具有合格标志的商品,即可享受标准化产品质量的保证,维护了消费者利益,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6、标准化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当今国际市场是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全球化组合,即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人力资源全球化等,在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标准化对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都对标准化予以格外重视。WTO/TBT协议规定各成员国应以国际标准或其他相应部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基础,强化了国际标准在协调各国技术法规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了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标准在国际市场中的游戏规则作用日益凸显。一个产品标准一旦被国际认可,就有可能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获得垄断利润。因此,各国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实施标准化战略,抢占国际标准化制高点。
7、标准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支撑。创新不仅有成本,而且有风险。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以法律形式进行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茶叶标准化除具有上述标准化工作的普遍作用外,还具有特殊作用。茶叶属于食用农产品,它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茶叶标准是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贮存和营销,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中,茶叶标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内外评价和判定茶叶质量安全,主要依据就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标准化部门制定的茶叶标准与法规。
第20次国际标准化会议在杭州
二、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
(一)标准的分类
世界各国标准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尽统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参照国际上最普遍使用的标准分类方法,我国标准分类如下:
1、按标准的约束力划分。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2、按标准制定的主体划分。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
3、按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划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按标准信息载体划分。标准分为标准文件(文字形式)和标准样品(实物形式)。标准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提出要求或作出规定,作为某一领域的共同准则;标准样品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实物,作为质量检验鉴定的对比依据,作为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依据,以及作为判断测试数据准确性和精确度的依据。
2019年世界标准日
[page](二)我国茶叶及标准的分类
1、按加工工艺分类
目前,我国和国际上通行的茶叶分类,是当代茶圣陈椽教授(1908~1999)结合品质的系统性和制法(加工方法)的系统性,所建立的“六大茶类分类系统”,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和红茶六大茶类。再加工茶即以六大基本茶类的茶叶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茶,如花茶、紧压茶、袋泡茶、速溶茶、粉茶、超微茶粉、果味茶和含茶饮料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茶叶行业快速发展,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茶叶生产、茶叶加工的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以六大茶类分类为基础,确立了以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等,对我国茶叶进行了分类,发布并实施了我国茶叶标准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标准——GB/T30766-2014《茶叶分类》。此标准首次将我国的茶叶以标准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对于规范我国的茶叶生产、加工、科研和消费,推动茶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茶叶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依赖专业感官审评判别茶叶类别的方法,对于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国外的茶叶消费者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在红、绿茶ISO标准中,着重提出了以茶多酚和(或)儿茶素含量的限制指标。因此,安徽农业大学和全国茶叶专家一道,以GB/T30766-2014《茶叶分类》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六大茶类的大量收集和专业的理化成份分析检测,结合数理统计判别分析,进一步制定发布并实施了GB/T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这种基于茶叶特征化学成分含量的统计分析对特定的茶叶类别进行判别,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分类标准的科学性,是在现行茶叶分类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必将进一步促进贸易公平,提升国外消费者的认知,推动中国茶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2、按原料成分分类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2014年颁布并实施的团体标准CCAA0017-201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茶叶、含茶制品及代用茶加工生产企业要求》,将茶的部分分为茶叶和含茶制品。该标准,①将茶叶定义为“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其中: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和袋泡茶等;②将含茶制品定义为:包括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类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等,其中还包括(抹)茶粉、固态速溶茶(含奶茶、果味茶等)和液态速溶茶(含调味、调香浓缩茶汁)。
(三)茶叶标准体系
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体系(茶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和GH/T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三个部分组成。
1、国家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包括体系类序号、体系类目代码、体系类目名称、分类编号、重点领域、TC编号及名称、专业部、业务指导单位、ICS、中标分类等内容(如下表所示)。
2、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示意图如下)
3、GH/T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该标准是将我国茶叶标准(不含茶叶机械标准),按其内在联系以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它包括正在制定的、应有的和预计需要制定的国家和供销合作行业茶叶标准,它表明茶叶标准的主要组成。该标准是一种指导性的技术文件,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依据。茶叶标准体系表将随着我国茶叶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此标准规定了茶叶(国家标准和供销合作行业标准但不包括茶叶机械标准)标准体系表的层次、框图和标准明细表,适用于茶叶行业标准化工作。
标准体系表是将已有的标准、正在制定(尚未发布)的标准和预计未来将要制定的标准综合在一起,进行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形成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框图。标准体系表的第一层为茶通用(包括基础、质量、方法、物流等)标准,第二层为各茶类标准,第三层为再加工茶类标准。
按照茶叶标准体系发展规划,茶叶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①在产品标准领域,已经发布实施GB/T14456绿茶系列标准、GB/T13738红茶系列标准、GB/T30357乌龙茶系列标准、GB/T32719黑茶系列标准、GB/T21726黄茶、GB/T22291白茶、GB/T22292茉莉花茶、GB/T34778抹茶等;②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目前已经发布实施了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30375茶叶贮存、GB/T30766茶叶分类等,以及不同茶类和主要出口大宗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如GB/T32743白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4779茉莉花茶、GB/T35863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5810红茶加工技术规范等相关基础标准。目前茶叶现行有效国家标准109项,基本涵盖茶产业领域的重要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
在行业标准建设领域,根据目前我国茶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委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领域目前主要有供销合作行业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等。
待续......
作者简介:尹祎,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
标签:
下一篇:挑选中期熟茶的几个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