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故里茗香茶香飘溢数百年

时间:2025-02-23 06:12:19来源:12331栏目:茶百科 阅读: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这茶虽排名靠后,却是您生活必不可少之物,闲情雅趣的享受。从东周姬旦啜茗到大唐陆羽传经,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天津人嗜茶、好饮很有传统,香馥悠悠数百年。

史料表明,本源于南国的茶叶,北方人最初并不多识。唐代中期,饮茶之风逐渐遍及全国,约至开元年间(713—744年)经山东、河北而至津京两地。老天津茶市的形成与饮茶风俗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漕运和商业文化的发达。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走海运的南方粮船首航抵达天津后,咱们天津卫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快成为了南北往来繁华的水陆码头。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大运河全线贯通,随着船只所载商货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瓷器、海货、蔗糖、丝绸等源源不断涌入津门,各地商人往来更为频繁。清代中叶,我国较大的茶叶市场在汉口、上海、福州。与此同时,天津、烟台、广州等地又以各具的优势,相继发展成为三大茶叶集散中心,商品远涉三北地区。

天津城北门外是南北运河交汇之处,有大道通达京城,有很多漕船、商船泊岸,茶商、贩客们纷纷在运河南岸的竹竿巷、北大关附近落脚,设局开店,经贸活跃。据说,早在18世纪初天津卫就有小本儿茶店经营。到清乾隆三年(1738),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穆家在竹竿巷开办了正兴号茶叶铺,后更名为家喻户晓的正兴德记。20世纪初,天津“东恒益、西正兴、河北大街万兴恒”的记载,即指恒益、正兴德、万兴恒三大茶庄。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门外沿河一带约有茶叶批发商20余户,零售商40余家。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天津游览志》中就悉数记载了泉祥鸿(锅店街)、裕升、元兴(北门外)、华茂、永安(河北大街)、元祥鸿(官银号)、源丰和(宫北大街)、同兴泰(东门里)等十多家知名的老字号茶庄,您说热闹不热闹。

作者简介由国庆,中国民俗学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天津商业民俗与老广告文化研究、收藏,出版专著《老广告》,编著《津沽旧市相》、《图说中国商俗文化》系列,参与编写《中国民俗志·天津卷》、《天津民俗志》等。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香袭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