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紫芽”
一直以来,六堡茶农都采用茶果播种的有性繁殖种植茶树,形成了群体性状的六堡原种。六堡原种作为群体种,几百上千年经过品种变异,个体间性状差异较大。
依照芽叶色泽,茶农习惯把茶树分为四种:青芽种、红芽种、紫芽种和白苗种。这种叫法并没有很规范的品种划分或依据,可以理解为是六堡茶区的约定俗成。依分布来看,青芽种最多,其次是红芽和紫芽。红芽种和紫芽种也没有严格的区分,只是红芽种更偏向红色,数量少于紫芽种。大多紫芽、红芽只是在嫩叶初发时呈现紫色或红色,一般长到三四叶后就会恢复绿色。
陆羽在《茶经 一之源》中,强调茶叶品质时写道“阳崖阴木:紫者上,绿者次”。但现代采制茶中,却大多不用紫芽。比如安徽省的知名绿茶太平猴魁,在原料挑拣时就有“紫芽不要”的要求,紫芽茶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汤色褐绿,叶底靛蓝色。制成红茶,汤乌叶暗,故传统栽培技术理念上比较排斥紫芽茶。
这两种见解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在陆羽的那个时代,制茶工艺是这样的:“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选自《茶经 三之制》)。采摘、蒸制(杀青),捣(有没有类似揉捻),压饼烘干,穿挂,保存。由此可见,唐代制茶,并不是新鲜品饮,而是存放饮用的。这一点和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陈放非常相似。
六堡茶农一直将紫芽与青芽混采同制,并不挑拣,这样的六堡茶经过长期储藏后有极大的潜力。
紫芽茶自身内含物质更为丰富,花青素含量较正常芽叶高很多,其形成和积累与茶树生长发育状态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较强的光照和高温能增加其含量,使茶树芽叶呈紫红色。花青素含量高导致茶叶刚制成时,苦涩重口。传统六堡茶的自然陈化工艺,使得紫芽茶含量丰富的花青素茶多酚在后发酵过程中慢慢转化,苦涩味变淡或消失,口感变得越来越醇厚,最终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滋味。
另外,六堡紫芽茶还富含多种有益化学元素,特别是其黄酮类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一般的六堡茶,对于降脂降血、减肥、养胃护胃、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等保健功效比一般六堡茶显著得多。
本文:六堡茶的紫芽与青芽介绍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155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紫砂壶中的茶文化
下一篇:不能替代的味道 最好喝的永远是那碗母亲采的茶
标签:六堡茶的紫芽与青芽介绍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