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代:茶的盛行与传播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3-03 17:16:01
文章简介: 茶叶在唐代已经很盛行,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成熟。《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内容,探讨
茶叶在唐代已经很盛行,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
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成熟。《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内容,探讨了饮
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
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叶知识学习网觉得:《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代贡茶兴起。据史料记载,当时入贡的茶有湖州紫笋和四川蒙山的蒙顶茶。为加强对贡茶的监制加工,唐代皇室于大历五年(770)专门设置贡茶院,并专设官员监制贡茶。皇室还规定,每年立春时节,必须由地方官员进山监督采茶,制茶,并向京城运送,谷雨时节前完成。第一批茶必须在清明节前十天运送到京城长安,以供清明祭祀宗庙之用。这足以说明,茶在唐代皇室生活中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皇室在饮用贡茶的同时,还经常赐茶给宠臣及士大夫。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得到皇帝赏赐的贡茶,一方面意味着极高的荣耀,同时还能品尝到珍贵香茗。据史料记载,那时的上流社会饮茶十分普遍,官至刑部尚书的白居易在自己的一首诗中把饮用蒙山茶与听渌水乐看成同等重要的事情,表露出高雅的艺术享受。孟郊也曾多次在自己的诗里流露出向别人讨要好茶的意思。受此影响,唐代社会盛行以茶馈友之风,并衍生出唐代诗歌的一枝奇葩—茶诗。据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盛唐时期,广为流行并被人们推崇的佛教禅宗允许僧人饮茶。因此,饮茶便以修身养性之名,成为寺院的生活习惯。同时,又因为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世俗社会多有“尚佛”思想,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效仿僧人饮茶,从而加快了饮茶习俗在民间的普及,茶场和茶馆也随之出现。当时,茶和米,盐一样,开始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商品,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饮茶不只限于上流社会,民间也是饮茶成风。此时,西南和中原也开始普遍流行饮茶之风。唐代,茶的传播漂洋过海,日本曾派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据《日吉神道秘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回国的高僧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来的茶园。另据史料记载,以品饮茶为代表的唐风饮食文化进入日本后,对日本饮食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当时,茶在日本是非常高雅珍贵的,只有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才能享用,而他们大都把一边饮唐风茶,一边做汉诗当作最风雅的事情。据此,我们可以断定,饮茶被传到国外,更大程度上是被当作一种文明,高雅的习俗被接受的,且蕴含了多种文化含义,这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