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拿来丁文先生《紫阳问茶》,在阳台上泡了一杯茶,茶是紫阳茶,水是汉江水,书是名家书,还有阳台外面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样,不出家门,不掏一文钱,不忙不累访茶乡、问茶事,好不休闲。
我看书从尾到头,先恭听了丁先生简要介绍,又向专家学者请教指点,再看茶学专著及茶事美文,吟历代文人茶诗,听茶乡情爱恋歌,学点茶道,访些民俗,观茶艺表演,览茶山风光,最后领悟“酒使世界昏庸,茶让人类清醒”的含义。
茶,本是一种饮料,然而,紫阳茶不仅是乡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而且在古代统治者以茶换马,用来固国强兵。更为重要的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紫阳茶的防病保健作用,茶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因此而产生的效益、影响,远远超过其自身的价值。从茶的种植、栽培、采摘、加工到选茶具、取茶水,烧茶冲泡,学问多多。单饮茶方式就有清饮、混饮、药饮,有地头茶、罐罐茶、僧道茶、戏园茶、茶馆茶、功夫茶。而最有文化氛围的则是后几种,不信,你到戏园或茶馆让茶艺师给泡上三件套的盖碗茶,边饮紫阳茶,边看茶乡硒妹的茶艺表演,其意心境如何?特别值得推崇的当数紫阳施茶。施者,给也,过去的紫阳乡民就以大茶壶、大碗茶向路人施茶解渴,延续至今,不论你是上级官员莅临指导,或远方亲朋作客造访,茶乡人一定敬上清明茶,情真意切、茶香味浓,别时还送一、二斤上等好茶并连声歉道:没有好茶、没有好茶。紫阳人以茶待客、以茶为礼,从古到今,施茶美德犹存,那样纯朴、真诚、厚道,这就是紫阳人的茶道。
用茶大致分为三类:乡民百姓叫喝,富人达官称饮,行家文人则品。其实生活中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一般随家庭条件、生活环境、地位身份、素质修养,因人而异。本人别无癖好,唯独嗜茶,但对茶事又知之甚微,全凭感觉、由兴致、视情趣,茶不分等次,取八钱半两,冲半杯开水洗茶倒去茶水,再冲大半杯开水,加盖成“犹抱琵琶半遮面”即可,然后用一玻璃杯分茶汁少许兑开水成桔黄色或浅绿色,渴了就喝,不渴也饮,兴趣来时品尝品尝,一天到晚,杯杯馨香有色有味,口口甘甜润舌生津,仔细体味,人生之道不过如此。
到茶乡紫阳,有两个奇人值得一访,他们俩使紫阳茶和茶文化珠联璧合,名贯华夏、享誉海外,堪称紫阳茶文化一对鸳鸯“好夫妻”,是茶乡紫阳的骄子。一个自号金州布衣、汉上茶人的丁文先生,这位生于紫阳,长在茶乡,骨子里透着茶乡神韵的地道的文化茶人,在紫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写下传世佳作,开大唐茶文化,中国茶道之先河,被誉为中国茶道学的开山人。一个来自安徽,客居紫阳,半个世纪以来,种茶、培茶、吃茶、品茶,潜心攻关科研项目,开发富硒茶系列产品,推介名优茶品牌,撰写茶学专著,为紫阳茶赢得了无数奖杯和殊荣,他就是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茶学专家程良斌先生,乡民们亲切地称他茶博士,紫阳的“舅老倌”风趣地叫他“舅老倌”。
紫阳因茶而闻名天下,茶文化让紫阳茶更加风流,古今名人对紫阳茶情有独钟,大书特书,留下名篇巨著,在此不敢班门弄斧,写几句顺口溜聊作茶乡观感:秦巴汗水培嫩芽,驰誉海外冠中华,古今文坛多佳句,风流当数紫阳茶。
作者:杨志贵,陕西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本文:茶乡访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wen/20582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下一篇:古树普洱的韵与味
标签:茶乡访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