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茶具 > 茶具工艺

著名茶具的产地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5-09-08 15:17:02
文章简介: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著名茶具的产地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我国陶瓷业历史悠久,“中国”的英文名即是最初 瓷器传入西方时从“瓷”字的谐音而来。古代名窑颇多,不能 ^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著名茶具的产地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我国陶瓷业历史悠久,“中国”的英文名即是最初 瓷器传入西方时从“瓷”字的谐音而来。古代名窑颇多,不能 ^介绍,只选与茶具关系密切的名窑,简介于此。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1、越奋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系对杭 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其形成于汉代,经三国、西 晋至晚唐五代而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中心产地位 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始终以生产青瓷为主,质量上乘。陆 羽《茶经丨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 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 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2、邢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唐代属邢州,故名。该窑始于 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曾被纳为御 用瓷器,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陆羽在《茶 经》中认为“邢不如越”,主要是因为他饮用蒸青饼茶,若改用 红茶比较,或要反映真实的茶汤色泽,则结果正好相反,所以 两者各有所长,关键在于与茶性是否相配。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3、汝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 时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 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4、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禹县,因此地唐宋时为钧 州所辖而得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 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 各种艺术瓷器。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5,定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和燕山村,因 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 瓷釉层略显绿,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 沿无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器 物底部有“官”、“新官”铭文。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 釉和绿釉等品种。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6、南宋官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系宋室南迁后设立的专烧宫廷用瓷 的窑场。前期设在龙泉(今浙江龙泉大窑、金村、溪口一带八 后期设在临安郊坛下(今浙江杭州南郊乌龟山麓两窑烧 制的器物胎、釉特征非常一致,难分彼此,均为薄胎,呈黑、灰 等色;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 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铁足”之称。16世纪末,龙泉青瓷在法 国市场上出现,轰动整个法兰西,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 言称呼它,只得用欧洲名剧《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 的青色长袍来比喻,于是“雪拉同”成为青瓷的代名词。现在 龙泉窑又有新的发展。杭州南宋官窑遗址建立了南宋官窑博 物馆。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7、哥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至今遗址尚未找到。传世的哥窑瓷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器,胎有黑、深灰、浅灰、土黄等色,釉以灰青色为主,也有米 黄、乳白等色,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 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有大小纹开片,细纹色黄,粗 纹黑褐色,俗称“金丝铁线”。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8、匕建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在今福建建阳,始于唐代,早期烧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 生产兔毫纹黑釉茶盏而闻名。兔毫纹为釉面条状结晶,有黄、 白两色,称金、银兔毫;有的釉面结晶呈油滴状,称鹧鸪斑;也 有少数窑变花釉,在油滴结晶周围出现蓝色光泽。这种茶盏 传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称之,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 等,现都成为日本的国宝,非常珍贵。该窑生产的黑瓷,釉不 及底,胎较厚,含铁量高达10於左右,呈黑色,有“铁胎”之称。 宋代著名书法家也是茶学家的蔡襄在《茶录》中云:“茶色白, 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 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 斗试家自不用。”可见,宋代盛斗茶之风,又视建窑所产茶碗 为最佳之器。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9、景德镇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在今江西景德镇,始烧于唐武德年间。产品有青瓷与白 瓷两种,青瓷色发灰,白瓷色纯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 如镜、声如磬”之誉。它在宋代主要烧制青白瓷。元代为宫廷 烧制青白瓷,上有“枢府”字样,还烧制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至明代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设立了专为宫廷茶礼烧制 茶具的工场。这时青花瓷有很大发展,茶具传到日本,日本茶 道之村田珠光十分喜爱,称之“珠光青瓷”。此时,釉上彩、 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还烧造了多种名贵蓝、 红釉、甜白釉瓷器。清代时它又创制珐琅彩、粉彩等多种新品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种。自宋代开始,景德镇瓷器就远销日本,明清时大量输入欧 洲,同时也奠定了“景瓷宜陶”的瓷都地位。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10、宜兴窑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早在汉晋时期,就始烧青瓷,产品 造型的纹饰均受越窑影响,胎质较疏松,釉色青中泛黄,常见 剥釉现象。于宋代开始改烧陶器,及明代它则以生产紫砂而 闻名于世。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紫砂壶的 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于供(龚)春,供春是学使吴颐山的 家僮。明正德年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暇时仿老僧 制壶,做了一把银杏树瘿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但原盖已 失,曾由清黄玉麟配制一瓜蒂盖,后被著名画家黄宾虹看出 “张冠李戴”,遂又由制壶名家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供 春之后,出现了制壶的“四名家”,即董翰、赵梁(一名赵良人 袁锡(一名元锡八时朋(一作鹏I和“四名家”同时的另一位 名家李茂林发明了壶放在厘钵(瓦囊〉中烧制法,一直沿用至 今。明万历年间至清初,被公认为第一制壶大家的是时大彬 (时朋之子〉,他与自己的高足李仲芳(李茂林之子;!、徐友泉 三人因排行都是老大,故称“壶家三大”。时大彬另有四大弟 子,即邵文金(又名享祥〉、邵文银(又名享裕〉、蒋时英、欧正 春。同时,还有紫砂壶艺史上重要人物陈用卿、陈仲美、惠孟 臣。现品饮乌龙茶用的“烹茶四宝”中的容量仅50~100毫升的 茶壶,人称孟臣罐,即因惠孟臣所擅长制作而得名。到了清 初、中期,第一大家为陈鸣远,名家还有邵茂林、邵旭茂等。乾 隆中后期至道光年间,紫砂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 鸿寿。陈鸿寿,号曼生,曾设计了众多壶式,由杨彭年、杨凤年 兄妹制作,壶身上留有大块空白,自己刻铭,后人称“曼生壶 式”,多学之。之后,又出现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等制壶名人。现健在的顾景舟又将制壶艺术推向顶峰,被誉为“一代宗 师”,与时大彬齐名。此外,还有蒋蓉等一批陶艺家。在这些历 代名家的影响下宜兴陶瓷业生机勃发,历久弥新。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作为饮料,茶叶的色香味等内在品质,主 要通过冲泡或煮渍后,由人们用眼观、鼻嗔、 口品等感观方式进行评定。不同的水质、水温、 水量及冲泡时间等,会形成多种茶汤品质。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自古以来,历代茶人都充分认识到泡茶选 水的重要性。明代茶人许次纾所著《茶疏》中写 到:“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另一位明代茶人张大复所著《梅花草堂笔谈》 中,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 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 八分耳。”可见,水质高低与茶汤品质优劣密 切相关。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由于水中所含矿物质 与茶叶中的呈色物质(如茶黄素、茶红素等)会 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不同的物质,因此水质的 硬软清浊对茶汤的色泽明亮度、滋味鲜爽度 有着极密切的影响。泡茶的水温则影响茶叶 的水浸出物质含量一一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茶叶审评时用达到沸 滚起泡的开水,水温标准是1001。沸滚过度会 令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全部被驱逐,泡茶后饮用 口感不鲜活。水温过低,则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过低,导致风味失常。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古人云:“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可见择水煮茶是习 茶者必修之课。

nt-family: 宋体;">nt-size: 14px;">

本文:著名茶具的产地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j/gongyi/11493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产品语意学在茶具造型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国茶具的种类

标签:著名茶具的产地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