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
焚香静心,筝声悦耳。经过“临泉听涛”、“竹筅沐淋”、“兔瓯出浴”等十几道工序,两尾吐着泡泡的“金鱼”跃入深褐色的茶水中。8月29日,在武夷山茶人章志峰家中,记者见到了已有千年历史却又失传数百年的茶百戏。
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章志峰与茶百戏结缘,苦心研究后,得以传承。如今茶百戏已是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章志峰不希望它止步于此。他表示,“茶百戏作为宋代最经典的文化,希望为更多人所知,继续发扬光大。”
不少人知道咖啡拉花,即在咖啡上用牛奶、奶油等画出各种形状的图案,所以在见到章志峰的茶百戏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茶水拉花”。为了说明这种本质上的不同,章志峰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解释,“茶百戏是仅用茶和水,使水脉分成不同层次,从而形成各种文字和图案,不用掺杂别的东西,同时茶汤还可以饮用。”
茶百戏并非新技艺,它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茶艺。茶百戏始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不少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有关于茶百戏雏形的描述。
宋代,茶百戏因宋徽宗的推崇而达到顶峰,他不仅撰书论述点茶、分茶,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北宋陶谷的《 茗录》中记载:“茶百戏,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为物象,如禽兽虫鱼花鸟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茶百戏”便是“分茶”了。
许多文人如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并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描述了分茶的情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但现在不少书中将这句诗中的“分茶”理解成“品茶”。元代后,分茶开始衰落,到清代时,就未再见到关于分茶的记载了。
“这也意味着,茶百戏已经失传数百年了。”章志峰感叹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本文:千年传统茶艺“茶百戏”重焕光彩(组图)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renjia/24441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丁俊之:月饼与茶,和谐健康
下一篇:2011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标签:千年传统茶艺“茶百戏”重焕光彩(组图)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