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什么时候说的(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

时间:2023-03-11 12:28:01来源:food栏目:物流新闻 阅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9月28日上午10时举行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和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交通保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戴东昌: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媒体朋友,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和罗佳明、李睿、王勇三位地方省厅的同志一起向大家介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的有关情况,并共同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注重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的作用,多措并举抓好交通扶贫工作和政策的执行,为兑现“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承诺,我们全力以赴。

一是高度重视、系统部署。印发了《“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等,明确“十三五”交通扶贫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贫困地区加快建设“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二是项目优先、资金优先。我们在“十三五”期大幅提高了贫困地区车购税补助标准。其中,国家高速公路车购税投资补助标准由“十二五”期平均占项目总投资的15%左右,提高到约30%;普通国道补助标准由“十二五”平均占总投资的30%,提高到约50%;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工程造价的70%以上。“十三五”期,累计对贫困地区投入车购税资金超9500亿元,占全部车购税的68%,其中超过2700亿元车购税资金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特殊困难地区交通项目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针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定点扶贫县、对口支援县、六盘山片区贫困县进一步分解细化建设任务,“一县一单”分县精准推进任务完成。按照“四不摘”要求,督导定点扶贫县、对口支援县和六盘山片区已经摘帽的县巩固好脱贫成果。

四是从严督导,确保成果。认真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强化督促检查,部主要领导带队多次赴深度贫困地区督导调研,推动加快工作进度,严防“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

经过各有关方面艰苦卓绝的合力攻坚,交通扶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已经基本完成了“两通”任务。我们说的“两通”,就是通硬化路和通客车,这是交通扶贫的两个兜底性的目标任务。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到今年8月底,已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交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告别“出行难”。加快推进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2016—2019年,支持贫困地区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建设了约9.6万公里硬化路,完成约45.8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宽改造了14.3万公里窄路基路面,改造建设了约1.5万座危桥。

二是打通“大动脉”。贫困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网络加快形成,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彻底改变。2016—2019年,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了1.69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5.25万公里普通国道,打通了多条“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县城基本实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许多县城都通了高速公路。

三是畅通“微循环”。大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和“快递下乡”工程,“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双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

四是走上“致富路”。推动“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等扶贫模式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2016—2019年,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了3.8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有效盘活了贫困地区的资源,助力一批特色产业乘势而起,助力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城市文明、基本公共服务随着交通的改善逐步向贫困地区纵深覆盖。

实现“两通”并不是终点,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的奋斗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部省沟通协作,坚决高质量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的收官任务,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交通脱贫攻坚成果成色足、质量优。一是加快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剩余建设任务。二是交通运输部除了行业扶贫之外,还有三项扶贫任务,就是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六盘山的工作。我们扎实做好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六盘山片区工作,指导六盘山片区剩余贫困县做好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三是持续开展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按时保质完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四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进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畅通贫困地区对外骨干通道,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物流服务网络覆盖率,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戴部长介绍今年基本实现了“两通”目标,能不能介绍一下交通运输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农村客运的“真通实通”?下一步如何保证它能够“通得了、留得住、服务好”?

戴东昌:大家知道,农村“两通”的目标一是通路,这是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是硬件。另外一个兜底目标是通客车,也就是要通客运服务,为广大的农村提供服务。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农村客运点多面广、串乡进村,需要全覆盖,覆盖面很广。另外,农村客运量少多元、需求不一,相对比较分散。所以解决农村客运这个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作为兜底性的目标之一,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农村客运“真通实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成色饱满,这是一个兜底性的目标。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去年5月,组织开展了“两通”的底数核查。全面摸清了全国3.2万余个乡镇和54.7万余个建制村通客车的现状,建立了通客车的明细台账,建台账、列清单,而且这些台账都组织开展公示,要让老百姓认可。精准锁定通客车的任务,实行对照销号的管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销号管理、进行公示。

二是全面开展自查。组织各省级交通部门开展通客车工作的自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持续改善农村客运的服务质量,在“通”的基础上,我们要确保服务质量到位。

三是从严做好评估。除了我们做好之外,我们还邀请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通客车质量第三方评估,通过开展暗访、走访、随访等多种形式,实地了解掌握当地农村客运开通的情况,确保“真通实通”。这项第三方评估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10月底前,也就是下个月底前应该基本完成通客车质量第三方评估工作。

四是畅通反馈渠道。畅通12328交通运输监督电话渠道,对群众反映的农村客运相关问题专门核实,专项分析、逐项解决,确保通客车工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随时解决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农村客运发展的长效机制。刚才说了,8月底兜底性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在完成的基础上,我们要巩固,要建立长效机制,也就是刚才说的不仅仅要开得通,还要留得住,还要开得好,要提升服务质量,补齐发展短板,有序推动农村客运从“通得了”向“通得好”转变。

一是进一步扩大农村客运的服务网络,在巩固“十三五”期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农村客运安全通行条件,提高农村客运覆盖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际出行的需要。

二是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有序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规范农村客运管理和运营服务,提高农村客运的服务质量。农村客运刚才说了多元、需求不一,具备条件的可以进行班线化,可以进行公交化的改造。有些可能都是些临时性、积极性的需求,可能就有一些定点、定时的班线,有些可能是灵活的、多元的需求,需要预约,所以各地也都采取了不少举措,创新了不少办法,提供多元的服务,跟需求相适应的客运服务方式。另外,我们还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以及“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载体,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还有“四好农村路”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运输是其中一个环节。将示范县的创建打造成为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金字招牌,以点带面,引领城乡客运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积极构建农村客运长效发展机制。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开得好,需要有政策支持,因为单靠农村线路本身,往往很难持续,所以我们也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来加强农村客运补贴政策的研究,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推动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建立长效运营机制等方式,多措并举支持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各地在使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通得好”方面都想了不少办法,有不少创新,我相信在以后工作过程当中都有鲜活的例子,我知道四川就有“金通工程”,是很有特色的,这也非常重要,是我们持续要抓的一项工作。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片区的相关工作,请问目前还有多少个贫困县尚未摘帽?具体进展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确保按照计划完成摘帽任务?

戴东昌:交通运输部除了面上的行业扶贫、交通扶贫之外,还承担了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六盘山片区等专项扶贫任务。根据任务分工,交通运输部负责定点扶贫四川省的4个县,黑水、壤塘、小金、色达都在甘孜、阿坝这两个州,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另外对口支援江西安远县,还联系陕甘青宁、六盘山片区61个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些地方脱贫攻坚战打得非常漂亮,目前为止,应该说只有6个县还没有完成摘帽的最终任务。给大家报个账,2017年5个六盘山县摘帽,2018年1个定点扶贫县、1个对口扶贫县摘帽,20个六盘山片区县摘帽,2019年30个六盘山片区县和剩余的3个定点扶贫县摘帽,目前还剩六盘山片区的6个县尚未摘帽,其中甘肃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1个,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进程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

今年以来,甘肃、宁夏两省区及尚未摘帽的6县党委政府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努力克服疫情、汛情的不利影响,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底线”目标,开展挂牌督战,全力攻克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交通运输部也充分发挥牵头联系的作用,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扶智和扶志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全力支持剩余贫困县如期摘帽。目前6个县脱贫进展符合既定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目前已经具备退出的条件,将于11月按要求开展相关的退出考核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大家放心,我们联系的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的六盘山片区这些县都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所有贫困县都能如期摘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四不摘”的要求,就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指导帮助已经摘帽的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中国交通报记者:刚刚戴部长介绍了全国交通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今天的发布会也请来了三位地方代表。想请问四川、云南、甘肃这三地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任务完成情况是怎么样的?今年将重点聚焦哪些脱贫攻坚任务?

佳明:

 我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厅长罗佳明,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四川交通扶贫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也感谢国新办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四川交通脱贫攻坚的情况。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既有俗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这样自然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也有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的贫困落后地区,其中国家明确的“三区三州”中就涉及到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三个州的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60%,四川的农村公路是点多面广线长,现在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了29.8万公里,在全国排第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是四川交通的现状,许多边远山区因为路不通,很大程度约束了群众的出行与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在中央各部委,特别是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持下,四川八年来累计投入6000多亿元,在贫困地区新建和改建公路达到了12.5万公里。2019年底,我们实现了所有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其中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今年6月30号,随着阿布洛哈村开通了“金通工程”客运班车,标志着四川省已经全面完成了交通脱贫的“两通”目标。

在省委的安排下,2020年初,我们对全省4251个乡镇、4.5万个建制村的交通脱贫工作开展了一次大排查,组织力量,一个村一个村地看,一条路一条路地查,确保了“两通”目标“真通实畅”。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的战略,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我们准备做好“两个完善”:一是深化完善农村公路的管养体系,二是完善农村综合客运体系,把已经建好的农村公路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交通答卷。

李睿: 

我介绍一下甘肃的脱贫攻坚情况。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甘肃脱贫攻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关心和关注。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甘肃的脱贫攻坚,国家部委、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东部协作省市倾注了大量的血汗和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部门把交通脱贫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加快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7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7万公里,平均每年建成1万公里以上。2017年,我们提前两年完成了有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2019年底,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了客车,全省农村公路目前达到12.09万公里,贫困地区群众出行的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前正是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克服新冠疫情和近期的水毁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交通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加快推进重组道路建设,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王勇: 

谢谢各位朋友对云南交通运输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云南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部委特别是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1022.9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24万公里。今年5月,云南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的目标。至此,云南全部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确定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硬化路、通邮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的任务,有效助力了全省8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其中79个县已出列,剩余的9个县今年11月以前要脱贫出列。

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将聚焦困难和挑战精准施策。一是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首位,集中优势力量快速推进抢险保控、灾后恢复重建和贫困项目建设进度,全面确保贫困地区主要干线和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确保重点扶贫项目如期推进,努力实现所有县通高等级公路,确保我省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做好防输入、防扩散、保运输、保畅通等各项工作,因为云南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全面抓好贫困地区复工复产、交通运输保障。三是巩固拓展交通扶贫成果,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做好中长期发展政策和项目储备,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四是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形成“有人养路、有钱养路、有人管路”的工作格局。五是抓好农村公路质量安全,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六是抓好美丽农村公路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美丽农村路”。凤凰卫视记者:请问甘肃省,我们知道甘肃省是旅游大省,请问交通建设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以及脱贫攻坚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睿: 甘肃地处黄土、青藏、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多元的历史文化和多类的自然风光以及多种民族风情,使得甘肃成为旅游大省。为促进旅游发展,我们加快了交旅融合,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今年年底,我们20个大景区中,有17个通高速路或者一级公路。五个5A级景区都通了高速公路,90%以上的4A级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80%以上的3A级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2A级及以下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景点全部通了硬化路。甘肃百分之70%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省委省政府把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抓,在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同时,也把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新的产业发展途径。为此,交通部门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建制村实现“两通”的基础上,累计建成1890公里旅游路、资源路和产业路,建成6000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道路,并加快推进村组路的建设,广泛推行“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模式,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路通了,群众的出行也方便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依托建成的农村公路,在酒泉市建成了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静宁的苹果、武山的蔬菜、定西的中药材,这些甘肃农产品走出了大山,畅销全国。目前全省累计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053个,打造了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0多条,近五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带动了全省55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榆中县城的城关镇李家村通过种菜养花、餐饮娱乐、生态采摘、赏花休闲、栖云小镇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带动周边3个村的2000多户、8000余人共同致富。陇南康县自然风景秀丽,但是原来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秀美村庄和乡土文化露出了卢山真面目,乡村旅游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让我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红星新闻记者:今年雨情、汛情比较严重,入汛以来全国多地交通受到影响,造成道路毁坏和中断,请问汛情对农村公路造成了哪些影响?交通运输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目前水毁道路恢复情况怎么样?

戴东昌:正如你所讲,今年雨情汛情比较严重,水灾应该说是多年罕见的,而且强度大,面积也比较广。大家知道,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防灾、抗灾能力比较弱,洪涝灾害对于农村公路的损毁比较严重,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抢通保畅,加快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一方面,出现了损毁首先是抢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下拨了4批抢通资金,用于干线公路的抢通。另一方面,加大恢复重建支持力度。今年会同财政部确定了100亿元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车购税的安排方案,以受灾比较严重的长江中游省份作为重点,支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11个受灾比较严重的省份开展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这些资金全部细化到项目,在灾毁评估的基础上,这些资金一一跟项目对应。今年也是第一次把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灾毁重建纳入到支持范围,100亿元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支持农村公路恢复重建的,共安排了相关项目2898个,资金22.3亿元,预计修复硬化路里程1.5万公里左右。

同时,我们加强督促指导,印发了通知,指导各省做好抢通保通工作的同时,深入排查评估、动态跟踪,建立恢复重建台账,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多渠道筹集灾毁恢复重建资金,对涉及通硬化路目标任务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及时开工,进行恢复重建。主要目的是确保年底前恢复路况水平。我们两个兜底的目标任务,一个是通硬化路,我们今年受了灾,出现了水毁,我们要在今年年底之前确保完成这些受到损毁的兜底性目标任务,通硬化路的建制村和乡镇能够及时恢复重建,达到原来的路况水平,即使在水毁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也确保通硬化路的目标任务质量不降、成色不减,确保把这两个兜底性的目标任务放在优先位置,最先保障、最先落实、最先恢复重建好。

中国日报记者:云南省迪庆州、怒江州是深度贫困地区,请问今年迪庆、怒江有哪些重大项目建成?接下来还将有哪些政策、措施继续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王勇: 怒江州、迪庆州是党中央、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的重点脱贫攻坚地区。在扶贫上给予大力支持,“十三五”以来,通过国家和省、州、县四级交通部门的齐心努力,怒江和迪庆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不断补齐,有这么几个标志性的方面。

2019年丽江到香格里拉至小中甸的高速公路建成,结束了迪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怒江州的兰坪通用机场通航,结束了怒江州没有民航的历史。怒江美丽公路、沿边国道219六库至贡山路段建成通车,打破了福贡、贡山县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这条美丽公路,估计今年国庆期间会成为沿怒江大峡谷的旅游热点。在完成乡镇和建制村百分之百通硬化路的基础上,率先推动“直过民族”及沿边、抵边自然村通过硬化路的建设,独龙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整村脱贫。迪庆州的3个县市全面的脱贫摘帽,怒江的贡山县脱贫摘帽,怒江的福贡、兰坪、泸水三个县计划于今年年底,也就是11月前脱贫摘帽。目前,云南正在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从丽江、香格里拉一直到怒江,延展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芒市等等,形成一个大滇西旅游环线。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先导和基础,而迪庆、怒江正处在滇西旅游大环线的核心区,相信通过交通融合旅游发展,可以有效助力和巩固“三区三州”脱贫成效。

另外,我们还在迪庆、怒江实施了一些重大工程,就是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一是加快推进丽江至香格里拉、保山至泸水高速公路建设,这些都是在建的项目,争取到2020年底实现迪庆、怒江州府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二是加快推进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建设,争取到2021年上半年实现迪庆通铁路,我们计划一次就把动车开到香格里拉去。三是全面完成怒江和迪庆“直过民族”以及沿边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交通扶贫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助力迪庆、怒江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四川实施建设人民满意的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罗佳明:

我带了一个模型,这就是四川实行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的客车模型,四川率先实施了试点。什么是“金通工程”?我们想通过交通运输建设,让农村走上通往致富奔康的金色大道,所以简称“金通工程”。现在四川老百姓都亲切地称“金通工程”叫“小黄车”,它既是老百姓走出家门口赶集买菜的致富车,也是小朋友上学回家的学生车,走亲访友的亲情车,还是送医救治的健康车。它的特点是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了车身外观,一个县一个颜色、一个外观,一般都是黄色和绿色。二是统一了从事“金通工程”驾驶人员的服装和工牌,“金通工程”的驾驶员,一个人只有一个号牌。三是统一了乡村客运标识,“四川乡村客运”这个Logo也注册了,是统一标志。同时“金通工程”车停靠的农村招呼站站牌全省统一,老百姓一目了然。四是统一了“金通工程”的监管投诉平台,每个车乘坐几个人写得很清楚,交通运输部的服务监督电话12328印在上面,老百姓满意不满意,一打电话我们就知道。

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老百姓都强烈盼望像城里一样有便捷、安全的公共客运服务,我们之所以要推“金通工程”,就是看到农村基本已经解决了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以后,老百姓对安全便捷的出行又提出民生需求。在没有实施“金通工程”之前,农村地区非法营运和摩托车载客现象突出,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价格不合理。实施“四个统一”以后,也就是开展“金通工程”试点以后,老百姓就知道可以在哪里上车,什么时候上车,因为招呼站牌上有时间表,坐什么样的车,一看小黄车来了,就知道是由政府支持的、有安全保障。同时省、市、县政府给从事乡村客运的企业和驾驶员有一定补贴,使乡村客运价格更加合理、更加公道。

我举一个例子,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长坪村有一个村民叫李学登,他家有两个孩子,过去上学,从家门口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晴天还好办,下雨天特别是冬天起早的时候,过去坐摩托车不安全,也很担心。自从开了“金通工程”以后,家门口每天早上就有这种车接他的孩子去上学,既安全,家长又放心。所以这在四川农村普遍受到了欢迎。经过半年努力,四川第一批57个县(市、区)已经试点成功,初步取得成效,老百姓在家门口出行方便,还可以带货,过去快递到乡后再到村里还要一两天,现在每天小黄车一开,当天就能收到快递。基层干部也比较满意,过去有些偏远的乡村不能当天看到党报党刊,现在通过小黄车,当天就能把报纸送到他们手中。同时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在农村“金通工程”客车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安全事故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0%,四川把“金通工程”写进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们第二批试点的63个县(市、区)正在推进,到年底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都将全部推开。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金通工程”的建设内涵,通过“金通工程”农村客运体系建设,把邮政、快递和其他可以为老百姓服务的内容,逐渐都加在“金通工程”里去,全力打造乡村客运服务“四川品牌”,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老百姓美好出行愿望。

海报新闻记者:2019年底,贫困地区已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百分之百通硬化路,交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管理好、养护好乡村的硬化路?

戴东昌: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路是建成了,硬件也建好了,但是怎么样养好、管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到去年年底,我们农村公路规模已经到了420万公里,在整个国家公路网里面,80%以上都是农村公路。这么巨额的投资,这么巨额的资产,这么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广大农村老百姓息息相关。我们建好了,怎么管好、养好,这是非常关键的。在通硬化路的过程当中,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一手抓新建、一手抓管理养护。推动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意见》,我们又会同财政部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指导部署全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深化改革,建立管养机制,使我们的路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养护好。

第一,在深化改革的意见里,就提到了养护资金的来源非常重要,比如提到了县道,每年每公里日常养护费用不少于1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少于5000元,村道不少于3000元,这跟以前相比都提高了很多,而且要求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另外对于管养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责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二,推广路长制,我们在前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国办的文件里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不少省份都已经推广建立了路长制,更加明晰了责任,压实了责任,特别是压实了地方县一级的主体责任,使农村公路管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方面,加强了标准、规范和制度建设,出台了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因为农村公路有它的特点特色,各地差异性也比较大,所以在技术、标准、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加强和完善,能够为农村公路的管养包括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我们以示范县建设作为引领和抓手,推动“四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工作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所以建设完后的短板和将来我们要着力的就是“管理”和“养护”。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跟农业农村部、扶贫办共同认定、评选出了200个示范县。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也将继续深化示范县建设提质扩面,除了示范县之外,还要搞示范市,还要搞示范省,使“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向更大方面提质扩面,以示范作为引领,带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特别是管理养护这项工作。

第五,我们要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我们脱贫攻坚的目标完成之后,不是划了句号了,我们将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新的起点上来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支撑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目前交通运输部也正在制定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另外,正在研究“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会把“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作为重点来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我的问题同样也是关于“四好农村路”的。请问交通运输部在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增收方面都有哪些创新举措呢?

戴东昌: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民群众家门口的路,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就在家门口,离家最近,而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相对来讲技术含量低一些,适合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农村公路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在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同时,服务稳定和扩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第一方面是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发挥农村公路项目多、分布广的优势,指导地方大力开发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人社部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用好公益性岗位 发挥就业保障作用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发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快递收发、物资配送等公益性的岗位,这些岗位,就在家门口。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参与路基整理、路面硬化、简易候车亭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以上岗。鼓励养护企业招聘沿线群众参与日常养护,家门口的路他们也爱惜,跟他们息息相关,招聘沿线群众参与日常养护、路面清扫等工作,鼓励运输企业招聘贫困群众,交通运输涉及的渠道和环节比较多,鼓励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

第二方面是加强就业岗位管理和技能培训,印发了《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就业岗位的招聘制度,建立岗位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建立吸收就业困难人员台账,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和劳务报酬,保证所吸纳的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还加强日常监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岗位职责,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完善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规程,指导各地组织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群众参加技能培训,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提供岗位,进行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进行保障,使他们有能力上岗,增加技能。

第三方面是加强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今年1月份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农村公路养护有养护的定额和预算,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费用的计划管理,特别是对日常养护当中的日常巡察、日常保养费、小修费等等的编制进行了规范,为吸纳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管养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督促各地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刚才提到了,县道每年每公里1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建立正常规范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保障。

给大家报个账,截止到今年8月底,全国共设置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66.8万多个,其中公益性岗位27万多个,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了37万余人,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和增收。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县交通运输局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汇编(交通运输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畅通保运力保安全)

下一篇:2020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表(《2019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解读)

相关推荐
  • 首个“零碳冷链园区碳核算”标准编制启动,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