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任波:“小炉匠”的“火中雕塑”

时间:2023-05-02 17:57:50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来源:中工网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文化中心的小炉匠琉璃工作室,随意摆放在桌上的几件琉璃饰品便让人眼前一亮:一枚胸针,从花瓣花蕊到叶片都栩栩如生,一件乌贼挂饰,色彩绚丽,连身上的斑点都如此逼真,让人啧啧称奇。这些作品出自琉璃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琉璃艺术大师任波之手。

任波,谦称自己为“小炉匠”。16岁时,他进入博山美术琉璃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当看到一束火焰和一根琉璃棒在老艺人手中像魔法棒一样翻转腾挪,片刻间就可以烧制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动物时,他迷上了琉璃烧制技艺,从此便与灯工琉璃结下了不解之缘,琉璃也成了他这一生追求的事业。

琉璃灯工工艺是琉璃烧制技艺的一种,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灯工”是行业内对灯加工的习惯称呼。其工艺方法是采用气体燃料和助燃气体,使用喷灯喷射出来的高温火焰,对琉璃进行加热,使之瞬间成型的艺术形式。它是技术,也是艺术,有“火中雕塑”之美誉。

“当时在厂里白天干工作,晚上练技艺,累了就仰头打个盹儿,醒了再继续练,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当时因为材料的局限性,容易炸裂,身上留下了很多的烫伤疤。”任波深有感触地说,“当初的经历都是我的财富。”他凭着对琉璃烧制手艺的痴迷、执着和努力,得到了工厂的认可,成了最年轻的“师傅”,被同事们戏称为“小老虎”。

匠人具有独到的眼光。偶然的机会,任波看到国外灯工技艺和作品的深邃光感和五色斑斓,心里激起层层涟漪,这对一直渴望学习提升的任波来说是巨大的不安。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毅然放弃了当时优厚的待遇,离开了工作15年的美术琉璃厂,走出博山,转战南方,追寻南派灯工技艺。

2005年,琉璃饰品开始在国内流行,任波把新材料、新技法与传统的琉璃灯工技法相结合,经过3年努力,复杂图案的琉璃饰品制作工艺终于试验成功,他带着新作品参加香港国际首饰珠宝展,名声大噪,由此带动了琉璃饰品流行的新浪潮,填补了国内不能制作复杂平面琉璃图案和文字的空白。

“走出去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传承,琉璃是淄博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人才济济,希望自己的新技艺和新想法能给传统琉璃技艺注入新活力,把淄博的名片擦得更亮。”任波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在南方待了8年的他毅然带着琉璃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机器回到淄博。

2015年4月,任波创办了国内首个专门介绍琉璃灯工工艺的微信公众号“小炉匠”。12月,“小炉匠”工作室迎来第一位学员:一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前来学习灯工课程。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任波却把他几十年的所学倾囊相授。同时,他也逐渐了解到艺术院校虽然开设玻璃专业,但是在学生动手方面还存在不足,很多学生的毕业作品很难独立完成,也很难找到专业人员来配合完成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时候,任波坚定地说“我可以”。他将自己所积累下的经验转化为学生所需,这正是一名手工艺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作为年轻一代的琉璃手工艺人的担当。从此,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13所院校都留下了他授课的影子,他带领学生多次参加专业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河间国际灯工艺术节院校组一等奖。

艺痴者技必良。琉璃在任波手中犹如神奇的魔法棒,或细若蛛丝,或圆润如珠,一束火焰,一根料棒,灵性生命跃然而出。2018年,任波获得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精品奖金奖,2021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河间国际灯工玻璃艺术节 “杰出技艺奖”,其作品入选在塞尔维亚举办的 “河和之契—陶瓷·琉璃·茶中国非遗精品展”。他的作品《虫趣》、《蝶》等系列,共33件作品被上海玻璃博物馆和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滋长》被河北尚德玻璃博物馆收藏,《四季春》被国家艺术基金收藏,长1.45米的大作《太公封齐》被中国陶瓷琉璃馆收藏。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任波不求生命辉煌,只求身如琉璃,内外明澈,为琉璃工艺执着、努力着。他先后获得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淄博工匠等荣誉,被淄博职业学院聘为产业教授。2022年1月,小炉匠琉璃工作室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室”和“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据山东工人报消息 张德祥)

责任编辑:刘英杰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小炉匠死析

下一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大理|“小炉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