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省700家门店全直营!阿香米线到底有多大魔力?
提起米线,我们都会想到云南的过桥米线,它已成为米线的代名词,店面几乎遍布全中国。
米线作为新国民小吃,低调跑出了不少连锁品牌。其中有家店开遍了全国26省120多个城市,260余个县级市,还把店开到了国外,拥有700家直营店,年销售达18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米线单品类冠军,它就是“阿香米线”。
其实阿香米线最早并不是做米线,而是做拉面的,并且还是一家赚钱的拉面。然而,就在拉面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创始人何勇却宣布从此不做拉面,要换成米线。 那么,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品类里,它是如何突围的呢?
“逼上梁山”创立阿香拉面
将时间回溯至1996年,彼时,何勇还是合肥一家电器品牌外派到山东的销售,凭借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敢闯的斗志,连续几年公司整个山东区一半的业绩都是由他完成,但他并未收获与付出相匹配的认可。 辞职后,何勇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电器是我的本行,服装当时是最红火的,而餐饮只是街边店,满足人们温饱的一种配套。但从长远来看,吃饭却是人们永恒不变的需求”。明确这一点后,他决定将职业赛道瞄准餐饮这一领域,但开一家什么样的餐饮店?
阿香米线创始人 :何勇先生
机会永远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对于何勇来说亦是如此,坚持十几年阅读《参考消息》的他,报纸上一则小新闻触动了他敏感的商业嗅觉,“内容很简单,讲述一个拉面品牌在国外开出门店,这给了我启发,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善于学习的他,随后经过在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在山东开出一家名为“阿香拉面”的门店。新鲜的原材料、新颖的门店装修风格、口感俱佳的食物,让阿香拉面很快获得市场认可,并相继开出几家分店。
放弃赚钱的拉面,改做米线
然而,就在拉面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
何勇却宣布从此不做拉面,要换成米线。
令人费解的是,阿香拉面退出市场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好,而是在发展势头正红火之际,他选择了退出市场——“一方面是隔壁过桥米线给了我启示;另一方面,考虑到拉面的厨师都是帮派捆绑,不利于连锁化经营”。
看清这一市场局势的他,迅速调整方向,将目标瞄准米线这一单品类市场,并于2000年,在山东淄博开出第一家店,
2
004年第4家店进入青岛市场,随后逐步走向全国奠定今天的行业地位。
其实在当时米线已经是大众品类,光阿香附近就有好几家米线店。只有做得和别人不一样,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阿香作为后来者,如何弯道超车?何勇的三个动作,成功撬开了市场。 1解决餐具保温问题,在瓦罐上下大功夫
米线不像米粉只是随便用碗把煮熟的米粉一盛就行了,米线和汤是分离的,而且主料(肉)是生的,还需要放进汤里烫过、配菜也必须要有! 当时市场上都是用碗做餐具,保温效果非常一般,顾客必须一上桌就开始吃,不然主料根本烫不熟,但是汤却冷的非常快。何勇想到如果能解决这个保温的问题肯定会吸引很多人。 何勇决定用瓦罐做餐具,因为老祖宗做米线就是用瓦罐装,瓦罐能够封存热量。于是他们摒弃整个市场都在用的碗,用上瓦罐,并且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第一代瓦罐有两只耳朵,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很多顾客一下子就喜欢上,可以自己DIY,拿起米线啥的就往热汤里加。但是这个造型容易烫伤顾客,于是阿香继续调整,邀请日本设计团队研发了瓦罐2.0系列,不仅保持了高保温性能,还从中国古代饮食器具“鼎”上汲取灵感,诠释了设计的极致美感。 而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阿香也抓住外卖市场,研究出一款适合米线打包的碗出来。仅仅一个容器,阿香就付出了极大的心思。
2推出多种口味米线,出品标准化是关键 除了餐具的特殊之外,阿香还具有多种口味!而一般的米线只有辣或者不辣这两种口味。 这来源于有一次何勇去吃火锅,发现火锅有原汤的,还有麻辣,为什么米线不可以?于是何勇就抓紧时间研发出了一款麻辣米线,推出市场后顾客非常喜欢。后来再有了番茄等各种各样口味的。有了适应各个地方的口味,才能走遍全国。
3入驻商场,场景化玩法打造品牌记忆 在阿香米线诞生之前,米线市场还是以街边店为主,规模较小,而何勇和创始团队旗帜鲜明地提出“进Mall”的选址原则。 因为阿香第一家、第二家店也都开在步行街上,后来他发现两个问题:在步行街上其实就是和房东打交道,涨租、不续约等很多问题会困扰着你;步行街上有很多同行竞争者,他们卖得好就会开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而后开启疯狂的价格战。
于是,购物中心成了阿香米线的选址方向,也决定了它必须实现并不断提升品牌势能,因为商业体也在不断升级。 阿香米线一开始就非常注重门店环境的打造,利用场景化玩法来形成品牌的差异。在不断扩张过程中,它采取店店迭代的方式,新设的门店控制在80-120㎡,会在保持使用原木、苗族等标志性的元素基础上,相应地作出风格调整,融入一些新元素。 比如,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店的设计取自云南的苗寨,门店的图腾、象形文字等意象十分抓人眼球。最终当每个门店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时,品牌势能自然也就提升了。
“一店一景”使其成本比以往同一个风格连续复制高出30%。但是,为了能够与米线行业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团队还是坚持在这一方面下功夫。
搭建品牌连锁化之路
随着产品越来越丰富,阿香米线的店面也越开越多,其供应链的建设就成了品牌发展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了保证每个门店的出品标准化,阿香米线在发展初期就成立了品控部门,并选择了自建物料工厂的方式,自行解决仓储、配送、物流,为规模化运作打下根基。
在阿香集团CEO耿轶群看来,快餐企业要做到产品可控离不开工业化生产,安全稳定的采购渠道、合理的利润获得都是快餐连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据她回忆,为了做好番茄米线,创始人何勇要求团队去新疆采购番茄,因为新疆的日照好,番茄最香,但在十几年前,长距离运输生鲜的条件并不成熟,团队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选择在当地把番茄做成酱后拉回来。 在行业人士眼里,原产地采购是产品品质的一大保障,也明显增加了采购成本,但这也恰恰是阿香米线与一般米线形成区隔的地方。
品控的前提是形成机制、流程,而这些流程需要人去落实,连锁店的人才管理同样十分重要。为此,阿香米线早期到麦当劳的人才培养基地——汉堡大学招纳培训人才,并为品牌制定人才发展计划。 要知道,餐企在做连锁时最容易出现一店一味的问题,品控和人员管理是中国餐企普遍会面临的问题。而对阿香米线而言,打牢品控和人才管理,品牌的连锁化发展自然有戏。
多措并举,欲造“餐饮航母”
已经是单品类冠军的阿香米线,并不满足这一成就,
“我们要做整个餐饮行业的老大,阿香要成为一个餐饮航母企业”
,谈及未来目标何勇抑制不住激情。
2015年,将总部搬至上海,便是阿香米线朝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在采访中赢商网发现,在感性的文艺气质之外,则是他对整个行业的理性判断,“当下是餐饮行业最好的时代,再过5年餐饮市场格局将形成,很难有新的机会去突破,阿香要抓住这个机会,主动进攻”。
“尽管很多餐饮人看到的是餐饮行业遍地狼烟,竞争激烈,每天传递的信息都是80%餐饮倒闭了,但这是一个过程,不代表未来。”何勇认为,未来餐饮将会分为两大体系,一是直营体系,二是加盟体系。
为了打通全产业链,何勇做了一个战略性的改变。在坚持阿香米线直营的同时,他开始大规模介入加盟领域。目前,阿香集团已经孵化了8个品牌,覆盖麻辣烫、火锅、鸡排等不同品类。
其中,哚哚米线开业短短几个月,已经进驻了不少商场,签约加盟超过100家;煮田农场麻辣烫已经拥有30多家加盟店;狐狸爸爸鸡排刚开业的第一家店,生意也非常火爆。这一切,都得益于阿香在行业19年的品牌积累。
与此同时,阿香米线已将目标瞄准国外市场,2018年4月阿香米线首家海外门店在日本开业。这只是阿香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目前,阿香米线门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成都等多个城市,并与万象城、大悦城、来福士等众多国内标杆项目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它大举拓店,在全国范围内拓展300家,2019年底更将开至1000家。
小结:
其实,无论是选择拉面还是米线、选择街边还是商场……这些问题看起来隔靴搔痒,但组合起来,选择一条清晰的路,全方位布局并坚持做下去,或许就别有洞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阿香米线越活越好的原因就在于,其提前洞悉了消费趋势,并且坚定地做了下去。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