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车掌勺41年,他亲历流动中国的美食变迁
从呼和浩特到银川
从包头到杭州
再到常州、汉口、青岛
虽然值乘线路几经变化
但他一干就是41年
从让旅客吃饱吃好
到让旅客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
对于包头客运段厨师陈安民来说
他见证和参与了
列车餐饮的巨大变化
目睹了旅客舌尖上的变迁
更见证了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2023年3月8日
包头客运段陈安民从餐车厨师岗位退休
但他心中的那份热爱分毫未减
他将自己40多年的烹饪经验
写成一本厚厚的菜谱留给班组
希望大家继续改进和提高厨艺
让旅客舌尖“体验“更美好
炒好的“大盆菜”装在铁盒子里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乘坐火车出行是人民群众的首要选择。餐车供餐压力很大,每天要煮10多锅饭,配菜也简单,就是以烩菜为主的“大盆菜”。即便这样,盒饭经常供不应求。
1981年
刚参加工作的陈安民
成为一名餐车炊事员
陈安民回忆说
那个时候,站台上黑压压的全是人,旅客都是大包小包。
旅客多,吃饭的人也多
在空间狭窄、“寸土寸金”的车厢
列车安全是第一位的
传统的烧煤做饭
自然就成了餐车的首选
对于陈安民来说
灶前工作最深的感受就是
“夏天热得汗流浃背
冬天前身热后身冷。”
除了餐食量多、条件艰苦外
让陈安民记忆犹新的便是
车体晃动,切菜时总会切到手
控制不好火候
让炒出来的菜口感欠佳
……
他开始钻研厨艺
陈安民的父亲也是一名餐车厨师
退乘后,他向父亲“取经”
向厨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请教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陈安民的努力
很快从炊事员成长为一名厨师
旅客就餐,随点随炒,按需烹调
进入新世纪,铁路客运事业快速发展,餐车车体不断更新升级,列车餐车整体厨房广泛应用,让生火做饭成了历史。越来越多的旅客不再满足于菜品单一的盒饭,喜欢走进餐车,点几个菜单上特色小炒菜,丰富旅途餐饮生活。
为了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饮食需求
虚心好学的陈安民开始购买烹饪书籍
自费报名参加烹饪班
观看烹饪节目,提升厨艺
他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
掌握了不同地区旅客
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并在值乘的列车上推出时令菜品
在值乘的列车上
陈安明用精湛的厨艺和一道道美食
丰富了旅客的味蕾
结合列车途径的省份
他根据上车旅客的不同口味做菜
从西北特色的烩菜到各地的特色小炒
从香辣的湘菜到江南特色的浙菜
他都做得很好
走出餐车厨房
听取就餐旅客意见
也是陈安民提高厨艺
丰富饭菜花样的好方法
没想到,你这道菜的厨艺提高了这么多,鸡肉不腥不柴、爽口下饭,越吃越香!
有一次,一名四川籍旅客
对他制作的辣子鸡块口味提出质疑
他耐心听取旅客的建议,改进不足
3个月后
机缘巧合这名旅客再次点到这道菜
赞不绝口
互联网订餐,送餐到位
如今,曾经的凭票购餐,变成了动车组互联网订餐服务,甚至可以通过12306网站订购土特产,享受送餐、送货到座服务。随着菜品的丰富,旅客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需求也向着健康化和品质化转变。
餐车厨房炒菜使用电磁炉
做米饭也都是用电蒸汽
陈安民对美食的要求
也不断提高
从摆盘到口味
从食材搭配到饭菜健康营养
他利用网络在线学习营养学课程
学懂弄通了荤素搭配平衡
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平衡
寒性食物与热性食物的平衡法则
不仅如此
他几乎每年报名参加
各种烹饪大赛和培训班精进厨艺
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并考取了中式烹调师高级资格证书
现在列车的餐饮变化很大,我们普速列车上的餐车师傅们,为了更好地满足旅客对餐食的需求,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旅客吃好。
在钻研厨艺的同时
陈安明把自己总结的烹饪方法
毫不保留地教给年轻人
从烧煤做饭到用电做饭
从“做啥吃啥”到“点单出菜”
在不足10平米的餐车
和锅碗瓢勺为伴
陈安民走过41个春夏秋冬
亲历了铁路列车餐饮的变化
见证了铁路餐车服务的日新月异
一路上
不变的是陈安民服务旅客的初心
他精工细作,烹饪四海
用精湛的厨艺
守护旅客舌尖上的出行路
图文:任宇婷 郭龙 李佳 李盼 张啟龙
原标题:《餐车掌勺41年,他亲历流动中国的美食变迁》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