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49.5万家餐饮企业倒闭,何时能复苏?
疫情期间实体经济大受打击,尤其是餐饮行业更甚,在2023年新年前,就已经有49.5万家餐饮企业倒闭。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495457家,仅在上半年,统计到的注销吊销数据便已超过2020年全年,这无疑是餐饮行业的至暗时刻。
一、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①、餐饮业的入门门槛非常低,不少人可以采用家庭作坊,就能进入餐饮业,而其运作模式大多数属于传统的餐饮业模式;
②、对于自身创新的产品没有很好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意识,自主创新出的特色菜品,独出心裁的服务方式都容易被对方模仿,技术保护不到位;
③、一般的餐饮企业不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重复建设严重,在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时规模优势不明显;
④、 顾客需求多样化,且对购买方便性要求高,地点分散;
⑤、餐饮业是高度市场细分的行业。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有不同的风味和饮食习惯: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市场,即使是同一地区,相同的市场却有不同的消费阶层。
二、餐饮业的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我国餐饮业在早期呈现连续 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趋势。
从 2001 年到2005 年,我国餐饮消费每年增加 1000 亿元,2006 年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2006年至2007年两年每年递增 2000 亿元到 3000 亿元。
而后仅2008 年一年,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 亿元,同比增长 24.7%,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4.2%,单是餐饮业增长的零售总额就有3个百分点以上。
从2001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餐饮业的整体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2008 年的占有 24.70%,占到了经济收入的约五分之一。
但是从 2009开始,我国餐饮业的收入增幅持续下降,随后几年的收入增幅都不大直到2016年,最终呈现稳定发展的特点。总而言之就是,餐饮业在经过暴涨的一段时间后,恢复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稳定发展状态。
三、餐饮业的困难1、“互联网+餐饮”毫无优势
现在很多实体餐饮店都在用“互联网+餐饮”模式。
但现在外卖平台的兴起,外卖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小作坊、工业半成品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线下只有实体店的餐饮店铺冲击非常大。
但相比起小作坊、工业半成品,实体店的优势很小,口味、特色、健康,这些在快餐时代被忽略了,相比起来快餐外卖店灵活性高、数据化高、甚至专业性更强,不用在意服务态度,用户想吃什么有什么饮食习惯,都可以随着大数据变更,而实体店比起快餐、速食、半成品加工作坊,变起来就困难的多。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共注销、撤销餐饮相关企业495457家,仅今年上半年统计的注销、撤销数据就超过了2020年全年
2、成本增加,资金不足
为什么在疫情结束之后,出现大批量的餐饮倒闭现象呢?
根据红Meal.com初始今年全国各地“被杀”餐厅的名单,发现汹涌的倒闭潮在从茶、咖啡、火锅、小吃、烘焙、酒馆等主要餐饮店铺迅速延伸。这里面并不缺乏有品牌的餐饮集团。虽然他们有着比小微传统店铺更充足的资金,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地关店中,大伤元气,最后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发展。
2021年,国内物价在7月和10月底两次上涨,导致餐饮企业原材料支出占比上升,压力倍增。房租和人工就更不用说了,两者从来都是只增不减,2022年也是如此,大环境在下,店开了又关,不管开还是关,房租和员工工资都得交。
三年以来各地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力也明显下降,市场反弹远未达到预期。所以即使现在放开了疫情政策,但是高额的必需消费让一大批中小企业也不堪重负,只能含泪出局。
四、应该怎么做
对于餐饮业要建立标准化、产业化的流程规范
餐饮行业门槛较低,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餐饮主要属于服务类型,服务态度问题容易引起回头客少,导致客户流失。大型连锁店的标准化更高,服务态度也更好。
缺乏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虽然有海底捞等标准化高的品牌率先走出国门,但是更多中国美食仍是仅限于在国内发展,其他的国际知名度并不高。
行业法规、标准建设滞后,资质认证失序。与国际上方方面面都明晰的标准相比,我国的条例法规还需完善。
对于目前的餐饮人,首要目标是争取活下去,争取不破产。等待市场化转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