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什么是社前茶、火前茶、雨前茶?

时间:2025-09-29 13:24:42来源:中国酒茶网栏目:茶百科 阅读:

 

我国的农历以每隔15天为一节气,古老的农业生产向来以节气作为农时的安排。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35日左右)和“春分”(320日左右)时开始萌芽,“清明”(44日左右)前就可采茶。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很少,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春茶 @杭州亲子)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我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前运到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因为古时交通不方便,在湖州采制的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因此,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采春茶 @视觉中国)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雨前,即谷雨前。45日以后至4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即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选自《茶类知识百问》,程启坤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侃点 | 小罐茶,大师不愧是大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