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学茶:初识安化松针-松针形特种绿茶

时间:2025-09-14 05:54:06来源:中国酒茶网栏目:茶百科 阅读:

 

安化松针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

素有“茶乡”之称

一说安化我就想到安化黑茶

可谓名声在外

又忍不住回顾一下印象最深刻的:

得偿所愿高马溪

安化境内群峰叠翠

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9%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河网布

是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宜茶之地

1959年在安化县茶叶试验场开始研制

经过四年时间试制、总结、提高、定型

终于在1962年研制出一种紧、细、圆、直

具有独特风格的绿茶新产品——安化松针

当时产品送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审评

得到高度赞许:

做工极为精巧,细直秀丽,状若松针

白毫显露,绿匀整

香气馥郁,滋味甘醇,汤色彻亮

品质具有独特风格

可与各地名茶媲美

安化松针和君山银针、高桥银峰齐名

被誉为湖南三大名茶

Ps:

嗯,跟高桥银峰一样,都是近代研制品种

但是产地的优势会明显一些

可还是不同于君山银针的历史呢~

品质特点

安化松针属于半烘半炒型绿茶

产品分为:

特级、一级、二级

外形

条索长直、圆浑、紧细

其形状若松针

翠绿匀整,白毫显露

内质

香气馥郁

滋味醇厚

汤色清澈

叶底嫩匀

耐冲泡

鲜叶要求

鲜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

3月中旬开采

严格做到六不采

虫伤叶

紫色叶

雨水叶

露水叶

节间过长

特别粗壮的芽叶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成品

加工技术

1、摊放

鲜叶摊放于篾盘内

使水分轻度蒸发

以叶缘微卷为适度

含水量:68%-70%

2、杀青

采用手工或杀青机

锅温150-170°C

投叶量350-400g

当炒至茶叶水分大量蒸发时

立即退火

锅温降至120°C上下

将茶叶收拢,在锅中滚动闷炒

并不时抖散扬炒

需时3-4分钟

减重35%

茶叶柔软

发出清香时出锅

摊凉2-3分钟。

3、揉捻

采用手工或微型揉茶机

将茶叶放在光洁的揉板上

双手并排,手掌向下

手指微弯抱茶

做前后来回搓揉

茶叶在手掌中做长筒状自然翻转成条

搓揉用力掌握原则:

轻—重—轻

既有茶汁溢出

又保持茶叶完整

揉3-4分钟

茶叶初卷成条即可

4、炒坯

采用锅炒或微型烘干机

锅温70-80 °C

每锅炒750g

经过7-8分钟

减重约25%即可出锅

5、摊凉

出锅后的茶坯置于篾盘中摊放30分钟

使水分分布均匀

6、整形

整形是决定“松针”茶细圆紧直形状的关键工序

整个工序在专用烘灶上的揉盒内进行

以优质木炭做燃料

盒板温度55°C左右

一锅炒坯一次整形

茶坯受热软化后

掌心向下

两手带茶连扫带滚

前后回转推动,着力要匀

边推揉边回转散热

35-40分钟后

当茶叶失去黏性时将揉盒移出灶外

充分解散并理直茶条

再置于烘灶上

盒面温度降到45 °C时

改用搓条手势

即先将茶叶收拢摆直

拉为两截,先取一截

双手合捧,手指张开

指掌均用力,轻重相间

右手在上面往前推

左手往下向后带

左右手反向搓动

茶条从手掌上下挤出散落盒内

再捧另一截如此搓动

反复进行约40 分钟

适度标准:

茶条呈细长紧直

基本固定形状

色泽翠绿,开始显毫

含水量约15%

7、干燥

将整形适度的茶坯均匀薄摊于揉盒内

或用微型烘干机烘干

揉盒温度保持在50-60°C

约经40分钟

含水量5%左右即可出盒

茶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用皮纸热包,放入石灰缸内贮存

8、筛拣

存放2-3堆后进行筛拣

主要是筛去碎末

拣去弯条扁条

达到产品整齐划一

再用皮纸包好存放于石灰缸中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如何收藏和品鉴普洱老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