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茶叶知识连载之制茶史

时间:2025-08-30 22:13:57来源:147小编栏目:茶百科 阅读:

 

茶叶知识连载(一)     第一节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西汉《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1、宋代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     2、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1、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 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2、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蒸青茶香味不够浓郁,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责任编辑:润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的概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