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撼世奇人奚得发
500克芽蕊价值17万元,听起来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奚得发就出生在这茶叶产地的茶叶世家,到他本人已是第五代制茶人。其实走近奚得发,他就是一个质朴淳厚、刚过天命之年的典型的中国式农民。可这位普通的农民,却创造了中国茶叶史上一系列罕见的制茶奇迹。
原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著名茶叶专家、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教授王镇恒老先生,在他参与主编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这样记载道:“华山银毫:茶名,产于安徽六安东河口镇。为茶叶生产商奚得发于1995年、1996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997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授予芽蕊之最——华山银毫。该芽蕊茶品质:细秀匀齐、嫩绿显毫、香气鲜爽、滋味鲜醇。500克有芽蕊17万。”
1985年奚得发开始正式承包大队茶厂,大量生产当地传统黄大茶和炒青。因为得秘于祖传的制茶工艺,在炒制过程中他又敢于大胆发挥,结果生产出的茶叶独具特色,与众不同,一路走俏。3年时间,除去成本尽赚了3万余元,“大老板”的名子开始在乡邻里传开。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黄大茶和炒青出口困难,一路下滑,茶叶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连一些国营茶叶公司都亏本解体,何况他奚得发;惨淡经营的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搭进积蓄的3万余元不算又倒赔了1万多元。这下奚得发傻了:他再次陷入了困惑与迷惘之中。但是这位“中国式农民”,关键时有他自己的理性与思维模式。他坚信社会高度文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度文明的文化,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文化积淀,不是某个发展时期所能淘汰的,
或许人们需求的是具有更高文化内涵的极品茶叶。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从1991年到1993年,这是奚得发一生中最大转折时期。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既是一个曲折痛苦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幸福与希望的阶段。他说石笋山茶树虽好,但却没有人能够制作出极品好茶、名茶。他觉得要想占有市场,就必须研制出一种超常规的、市场上见不到的茶叶。他由“西湖龙井”想到了“碧螺春”,想到了东河口镇: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叶资源十分丰富,茶叶内质极佳,富含氨基酸、生物碱以及芳香物质,是名优茶开发的理想基地,怎么就研制不出极品好茶呢?1993年的春天,一次奚得发在茶树间无意采摘了一根嫩头芽蕊,放在掌心看了良久,突然他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但回来后不久,却发现手指掐过的芽蕊有两大缺陷:一是根部有红蒂,二是由于手指用力茶叶容易出汁变色。于是他赶忙叫人上山连茶枝采摘。他想,如果连枝采摘、连枝杀青、连枝烘焙,可能会出现奇迹。这一奇妙的想法,使他按捺不住心跳,一激动把自己关进了门窗紧闭的制茶车间。他要谢绝来客,“闭门造车”,一呆就是四天四夜,饿了就叫老婆送碗饭,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儿。
奚得发在与记者谈及此事时,还颇为兴奋。他胸有成竹地进行着连枝杀青,用无烟枫香木炭连枝叶烘焙,再一个个地捡出庇蕊,经历了十几道工序反复试验,熬了几个通宵,终于制出来了他的第一个毛坯茶———750克“华山银毫”。因为芽蕊是一根根的、带有银白毛绒像针一样,它的产地又在大华山,所以取名“华山银毫”。1995年春,他的第一批30多斤极品华山银毫问世。
然而,奚得发研制的第一批华山银毫却鲜为人知,像一个未出嫁的美人,无人牵线。一个偶然机会,“华山银毫”巧遇月下老人才被天下人所共识。1995年,东河口大华山风景区正在搞开发,《皖西日报》记者姚国海采访时经镇干部陈良亭介绍得知华山银毫一事。这位老记者看后连称好茶,便为奚得发热情修书一封,介绍给他的老朋友王镇恒,请专家看看。
1995年5月18日,他带着华山银毫样品只身来到王镇恒教授的家。当奚得发说明来意后摊开华山银毫,这位老教授竟然愣了许久,他上下打量眼前这位乡下人,问他什么文化程度,是否受过专门茶业培训?奚得发张着嘴傻站着不知说什么好。老教授抓着奚得发的手半天不松:“我从未见到这样的好茶,你
这茶叶评为省级名茶不成问题。”让老教授一语言中,在第三天的5月20日,华山银毫在安徽省第四届名优茶评审中被评为“省级名茶”,这是华山银毫得的第一个荣誉,也是第一次亮相。从此,奚得发与王镇恒教授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像是关系甚密的一对师生,这也为他今后能够得到王教授的指导奠定了情感基础。1997年,奚得发带着小儿子赴京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他送评的华山银毫和石笋翠芽均获金奖。
一位资深记者在描述华山银毫时,这样写道:“华山银毫自采至成品整套工序触不到人手,无汗液及其它污染。全芽蕊,细秀匀齐、银白翠绿,每500克独芽蕊10至12万个,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冲泡透明杯中,开始犹如万龙飞舞,稍后徐徐下沉,似云雨连绵,最后芽心向上,立于杯底,似春笋齐出,百鹤群集。饮后芽蕊仍如金似玉。主人为采访组每人泡一杯品尝,果真如此,令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位电视台的领导说过这样一段话:“奚得发的专题片本来是作为广告收费的,结果看完片子变得分文不取。”记者目睹了他的荣誉证书数了数,1995—2005年10年时间连续获奖,仅是国家和国际级大奖竟达30多项。从1995年5月20日华山银毫被评为省级名茶第一次亮相后,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像一个个美丽的光环照耀在奚得发的头顶。他成了新闻人物。
1995和1999年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和“中国名茶”,1996年后4年时间内连续4次获得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奖项,并连续三届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一等奖和两个特等奖。1997年8月,华山银毫以500克有17万芽蕊创吉尼斯芽蕊茶之最,后又在同年10月首届中国名茶专场拍卖会上,以其500克有17万芽蕊的神奇魅力拍出天价8800元,开创了中国茶叶史上的新纪录。
1998年5月,在“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上,以其总分93.4分的成绩,于全国250多种参赛名优茶中夺魁第一。
1999年10月28日,华山银毫与石笋翠芽同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2000年6月,在上海“中国名茶精品展览会”上又喜获“茶之最”称号;就连华山牌黄大茶,也在2002年5月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获得金奖。华山牌系列华山银毫、石笋翠芽、六安瓜片、石笋野茶,10年内,曾多次在中国和国际茶博会上获金。
2002年他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农村百家致富带头人和安徽省劳动模范。他的荣誉让乡亲们分享,他的富裕,也让乡亲们分享。四乡八邻的茶农都说他们沾了奚得发的光。可他们还不知道,走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才是奚得发真正的想法和目标。
2004年11月,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测中心,将华山品牌入选《中国茶叶品牌指南》一书中。记者今年4月份来东河口镇采访时,正赶上高档名优茶及生态有机茶技能培训班开学,数百名当地茶农正在参加奚得发举办的这次培训班。像这样的培训班每年都举办一次,而且从不收费。奚得发没有停止过他的名优茶研制工作,现在又成立了华山生态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他要开始对1.5万亩野生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研制项目开发进军。奚得发富裕了,他还要让周边的茶农也跟着富裕起来。他说,“已有200多位茶农入了股,年底就可以分红。”采访几近结束,记者才了解到这位抱誉而归的茶“状元”,还是六安市金安区政协常委和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委员,他的茶厂是六安市的龙头企业。
2005年5月,在第四届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华山牌4个系列共同获金,合计16个金奖占去了1/4。2000年10月,“九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名茶志》将华山银毫和石笋翠芽载入志中,并对此作了介绍,在概括中国茶叶历史的250幅图片中,惟一展示名茶冲泡效果的照片便是华山银毫。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将华山银毫、石笋翠芽、六安瓜片和石笋野茶指定为国务院领导会议和外事活动用茶。
标签:
上一篇:陈荣冰 坚持20年实验的茶专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