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李联标——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

时间:2025-01-21 14:37:01来源:12331栏目:茶百科 阅读:

 

李联标——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

李联标,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在国内他首先发现野生乔木型大茶树,对研究茶树起源与原产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研

究旧茶园改造?新茶园养成技术?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和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李联标,原名李子丰,1911714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1917~1923年就读于私塾,6年的学习使他熟练地掌握了古汉语。1923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1930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3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福建省福安茶叶改良场从事茶叶研究工作。1936年间到中央农业实验所河南开封工作站,从事小麦推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迁往四川成都。1939年转赴贵州湄潭,筹办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任技士并负责技术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茶叶科研生涯。

他一向勤奋好学,在湄潭期间,白天工作繁重,晚上还经常学习到深夜。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部进修,从事茶叶中酶性质的研究,与勃纳(J.Bonner)博士联名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1947)发表了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论文。他是我国早期从事茶叶酶化学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研究成果受到茶学界的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正值帝国主义对我实行海上封锁,影响了茶叶的出口。那时,李联标在南京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茶叶技术研究工作,为适应茶叶出口前苏联的需要,他率队赴浙江平水茶区,领导绿茶改制红茶成功,推动了各地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扩大了茶叶的出口贸易。

李联标治学严谨,敢于坚持真理,经常教育学生在学术上不要随风倒,他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1952,我国遗传学界出现了背离“双百”方针的一些做法,在孟德尔遗传学说遭到批判的情况下,他毅然参加了由华东农林水利局主办的米丘林农业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研讨会,他身为学习小组长,承受着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学派之争,他不轻率下断语,也不附和任何权威,而是力主分析判断。

1951~1958,他在浙江茶叶改进所和浙江省农业厅任工程师与茶叶科科长期间,当时浙江省重点产茶县的荒芜茶园达60%~70%,个别的竟达80%~90%,生产基础薄弱,技术推广任务繁重。他学有专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待生产技术问题从不孤立侧重某一方面,而是正确贯彻方针政策,从资金?物资?技术上扶持茶农恢复与发展茶叶生产,因而在垦复荒芜茶园?改造老茶园和发展新茶园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57年全省产茶46万担,1949年增长2.3,对浙江省茶叶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联标一向注重实践,每年由他编写茶叶技术指导纲要和主编茶叶训练班教材,主讲生产技术,深受茶叶生产第一线同志的欢迎。

李联标的茶学理论基础深厚,对茶叶科技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掌握国内外茶树栽培和茶树选种发展动态,从而提出过不少带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如“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茶树播种方式与密度试验”?“茶树高产规律与技术指标的研究”?“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等。20多年的实践证明,他提出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既促进了全国茶叶产销的发展,又促进了茶叶科学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

根据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1981年由他牵头编写出版了《茶树栽培技术》一书,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和介绍先进的实用技术,受到读者的欢迎。1984,农牧渔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中国茶树栽培学》。他深知这是一部反映我国茶树栽培科学技术水平的论著。他独具匠心地起草了编写提纲,知人善任地组织全国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学者30余人共同完成。在他古稀之年,虽经常病魔缠身,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和独到的见解完成了他所分担的写作任务。李联标终因积劳成疾,1985129日于杭州逝世。

在国内首先发现野生大茶树

1941,李联标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工作期间,虽然当时贵州的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极端困难,但他却自带行李步行,对湄潭?风冈?务川?德江四县的茶树地方品种作调查时,在务川县老鹰山岩上首次发现我国野生乔木型大茶树,把驻印英军勃鲁士少校宣布的在印度阿萨姆皮珊新福区发现的野生茶树所引起的原产地争论,又掀起辩论高潮。

李联标列举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继他之后我国茶叶工作者与茶农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许多乔木型野生大茶树,根据植物演化历史与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成果以及茶树原始型形态?生化?细胞学特征,进一步指出勃鲁士()?司徒博士(荷兰)?威廉乌克斯()等所谓“茶叶非中国原产”的根本性错误;并以印度阿萨姆的地理位置和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论证茶树应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强调茶树野生资源不可能由印度阿萨姆逆流而上分布到中国境内,从而否认了原产印度和其他的二元论?多元论的论点,进一步确证了茶树原产地为中国。

为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作出贡献

1939,李联标担任湄潭实验茶场技术室主任,建场当年就拟订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研究项目,先后在全国13个省征集了270个地方品种。50年代末和70年代中,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又在杭州领导建立了大规模的茶树种质标本圃,收集保存了一批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941,整理出黔北四县(湄潭?风冈?务川?德江)地方茶树品种10,有的在农家推广后受到好评。

1979,年近古稀的李联标依然主持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茶树品种资源保存利用研究,他一直认为我国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是世界基因库的一部分,应尽力保存,提供利用。在他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1年共同组成茶树资源调查组,对我国茶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西双版纳等16个地区()60个县进行了普查,征集茶树资源材料410,丰富了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宝库。该项目获1987年农业部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受到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关于“农作物品种资源征集工作成绩优异”的表彰。

他发表的《不同生态型茶树引种研究》(1983)论文,以引种15年以上的13个省87个品种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得出了茶树在跨多纬度引种后,只要有自然驯化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以及一些外部形态虽易变化,但具有恢复性的论点,这就为异地换种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对我国茶树品种资源种质特性以及形成品种的各种因素,他还作了探索性研究,旨在着力开辟我国茶树生态学研究。

对改造旧茶园?茶树密植有独到见解

李联标是一位面向实际的茶树栽培专家,他认为茶叶科学属于应用科学,目的是为发展茶叶生产服务。长期以来,他的研究选题都和茶叶生产紧密关联。

50年代初,我国旧茶园面积很大,牵制了茶叶生产的迅速提高,1962年在他的亲自主持下,派科技人员到全国重点产茶地之一的浙江嵊县和富阳建立基点。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旧茶园改造技术之所以推不开,一是低产原因不清,技术没有因地制宜地得到推广?应用;二是长远利益与眼前收入有矛盾,群众不敢轻易接受新技术。他提出“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全面规划,分期分批改造”的建议,使长短期的利益得到统一,从而推动了旧茶园的改造。

茶树密植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点,李联标在搜集研究国外主要产茶国种植密度和调查国内不同种植密度生产效应的基础上,1963年亲自主持各种密植试验,探明了密植增产的科学规律,提出了株数?覆盖度?芽密度的种植密度概念及茶树丰产的动态概念。这对密植增产原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实践证明,他的这些论点和技术措施基本上是正确的。

对于70年代后期提出的“密植免耕”栽培法,他认为实际上是在条栽密植的基础上采用多条植的方式来增加茶园密度,与条栽密植比较,该法既能缩短投产年限,又能速成高产。但是,他在研究后认为,不同密度茶园随着树龄的增长,高密度的产量变异呈渐近曲线变化,生育状况亦趋下降。他以实验资料为依据,实事求是,从不违心说话。这一富有成效的见解,对提高科学种茶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茶叶丰产栽培研究取得卓越成果

李联标一贯强调,要发展茶叶生产,必须坚持科研导向。60年代起由他主持“茶树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直到80年代他仍担任重点科研项目,即“茶树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几乎是组织全研究室的力量,分几个子课题协作攻关。他从中提出了茶叶产量的形成特点;茶园最适种植密度范围;最佳定型高度;高产茶园的主要土壤理化指标;最适田间持水量和灌溉技术参数以及如何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等问题。可见,这个大项目虽是集体完成的,而李联标作为组织者和主持人,以他渊博而扎实的专业功底作了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才能使这项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湄潭:茶农的茶 企业的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