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能人,带富一村
赵长湘,是仪征市谢集乡捺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提到他,村里没人不夸他是“小能人”,他自己富了,更不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5亩茶树树立带头致富榜样
赵长湘2001年担任捺山村党支部书记,对于上面提倡的要做“双带”型农村干部的要求,赵长湘心里擂起了小鼓。
赵长湘首先做爱人的思想工作,动员她把自家剩下的一亩多地全部调种茶树,成了全村第一个“无粮户”。如今,赵长湘家里种了5亩多茶树,有一台制茶机,忙时的一个半月里,家里男女老少齐上阵,白天采茶,晚上制茶,闲时卖茶,单这一项,每年纯收入可达3万元。
同一年,赵长湘还掏尽腰包,并向亲朋好友借贷,凑了近30万元,买了两台推土机,开始了自己的另一个致富项目。如今,两台推土机长年租用在外,每年给他带来10多万元的效益。由于自己是村里的当家人,赵长湘有个原则,本村的土方业务他不做。
970多亩茶田让捺山成聚宝地
作为村干部,赵长湘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靠山吃山,捺山村旁边就是国有捺山茶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决定带领群众走特色种植之路,先从茶叶入手。从2001年开始,捺山村每年都要增加近100亩的茶田,全村目前已达到970多亩,每家至少有1亩茶田。赵长湘所在的山头组,由于种茶起步早,除两户因病残等特殊原因外,其余25户已全部住上了新楼房。
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赵长湘邀请农林部门的技术专家到田头现场作指导,自己也手把手地教群众制茶。同时,村里还先后引进了润扬、绿扬、苏源、一品香等4家制茶厂,群众所产的鲜叶不愁销。
捺山村的耕地,零散、不平、灌溉难,曾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生姜地”,种田成本高。现在,“生姜地”成了聚宝地,一亩茶田就是卖鲜叶,少说也能落个2000元,群众乐开了怀。
兴建通往新农村的工业之路
“有女不嫁捺山根”,捺山村曾是谢集乡最穷的村之一,可去年年底综合测评,捺山村在全乡名列前茅。全村群众脱贫致富靠的是茶叶,而生活真正发生大变样,靠的还是工业。
谢集乡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就落户在捺山村。去年春天,乡里看中捺山村紧靠泗大线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着手规划建设“捺山项目区”,为捺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捺山村已有在建、投产项目12个,今年已落户的有天辰包装、文博服饰两个项目,还有几个项目在谈。
村里现在虽不算穷,但面对项目区发展所需的资金“瓶颈”,再多的钱也不够花。为了项目区的建设,为了捺山村的明天,在赵长湘的带领下,全村几名党员干部以个人名义借贷资金17.5万元,其中赵长湘个人就贷了7万元,全部用于项目区“五通一平”工程。
标签:
上一篇:张淑珍:改写茶叶栽培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