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成:推广云南茶文化
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之间,曾经存在着一条贯通中西、运载茶叶的“茶马古道”,在茶商马帮的驮铃声中,“茶叶之乡”云南声名远扬。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云南昆明的刘益成,却发现这里是一片茶文化的荒漠。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和推广中国茶文化,将潮汕工夫茶的茶艺茶道移植到云南,开辟了一条新的“茶文化之路”。
如今,由他创办的天一堂茶业有限公司以云南为基地,已经成功拓展到北京、天津、河南、四川、浙江等全国各大城市,被业界赞誉为“天下第一茶庄”。2010年6月,昆明茶叶行业协会成立,刘益成当选第一任会长;2010年12月,他被业界推选为全国茶业行业战略联盟常设机构主席。
这是6月的一天,在云南天一堂公司雅致的茶艺厅,刘益成接受《天下潮商》记者的专访。在袅袅普洱茶香中,刘益成为我们娓娓道来他的传奇茶缘,也令我们领略到这位茶艺名师对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挚爱和儒雅风范。
云南茶叶 工夫茶之道成长于茶文化氛围浓郁的潮汕地区,刘益成从小便对茶叶有着特殊的情感,他笑称自己是不可一日无茶的人。1995年,他来到云南昆明创业,起初经营的是服装生意,闲暇时间,他喜欢到昆明的茶馆品茶。令他纳闷的是,云南是茶叶的故乡,但是在昆明经营茶叶的店铺不到10家,喝茶的氛围不浓,对茶具也极不讲究,与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喝工夫茶大相径庭。
刘益成认为云南的茶叶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遂萌发了将潮汕工夫茶的茶艺茶道引进云南的想法。“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有古茶山、古茶树、茶马古道等丰富资源,茶文化却是一片沙漠,何不把我们工夫茶的传统文化引进这片沙漠,将它变成绿洲呢?”1997年7月,他将经营服装生意赚到第一桶金20多万元,在昆明万宏路开了第一家茶庄,并申请注册“故香”普洱茶商标,取意“茶是故乡浓”。
创业之初,刘益成走访了全国四大茶区的90多个产茶县,与各地的茶叶专家和茶界前辈交流,并结合潮汕工夫茶茶艺,创造了一套适用全国的职业茶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文化,他还通过办茶业报纸、电台授课、开设茶艺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学生。
1999年是天一堂突破性发展的一年,也是云南茶业界焕发新生的一年。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刘益成发起举办云南省首届茶艺大奖赛,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争相报道。当时,成立仅两个月的天一堂职业茶艺表演团,在大赛上勇夺团体冠军。此后,云南的茶馆茶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蓬勃发展,先行一步的天一堂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推广茶文化 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了打造中国一流的茶庄,刘益成斥资在普洱市勐连县租下3600亩茶山,建立有机茶基地。2005年6月,天一堂公司和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有机茶基地的严格管理,到无菌发酵的生产车间,到产品包装的文化内涵等诸多领域开展长期的合作。
身为国家一级评茶师,刘益成对天一堂茶叶的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普洱茶生产之后必须在仓库干放五年,经过五年的发酵、氧化,茶多酚的劣性成份会降下来。现代科技还无法测算茶业的保存期,因此,对于‘故香’牌系列普洱茶,我们收购后至少存放一年半才会出售。一年半对于很多茶商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我们还是坚持这样做。”
“茶叶是充满灵性的,每一座山的茶叶都有它独特的山韵,铁杆茶迷追求的是高保真的茶韵。”刘益成认为,打造高端的普洱茶品牌,要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哪怕企业发展步伐再慢一些,也要保证天一堂的文化底蕴和产品质量。
在弘扬和推广中国茶文化上,刘益成的不少创举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业界的肯定推崇。1998年至今,他举办了近百期初、中、高级茶艺师培训班,培养茶艺师近万人,收徒53位。由天一堂茶艺表演团创作的“梅花三弄”、“化蝶”、“禅宗茶艺”等茶艺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外茶艺比赛中屡屡获奖。2009年7月,由刘益成编着的《中国茶庄经营管理实务》一书填补了中国茶庄经营书籍的空白。
10多年来,天一堂公司陆续获得了“中国普洱茶卓越品牌奖”、“五星级茶庄”、“中华世界茶商茶冠王”、“中国普洱茶文化传播大使”、“普洱金鼎奖”等荣誉。当记者问到,与其它同行相比,天一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刘益成毫不犹豫地回答--茶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 创新品牌之路《天下潮商》:您多年潜心钻研中国茶文化,如何看待潮汕工夫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艺茶道的地位?
刘益成:潮汕工夫茶历史悠久,是世界茶文化的活化石,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就有关于工夫茶的记载。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中国茶道又是从潮州来的,不管世界茶艺如何走向,归根到底是对工夫茶的创新和发展。我创造的职业茶艺,都是从工夫茶演变而来的。唐代陆羽研究的茶艺都是束之高阁,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潮汕地区素有“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工夫茶茶具,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潮汕这样普及地推广茶文化。
在潮汕地区,工夫茶还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已超越了一般茶叶的品饮,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工夫茶的文化名片,打好茶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希腊雅典,全世界的体育都在关注雅典,工夫茶是世界茶艺茶道的活化石,同样可以吸引世界的茶商、茶友的关注。我建议,在潮汕地区建一个工夫茶的大观园,将其打造成为旅游新亮点,让全世界的茶友都来这里品饮工夫茶。
《天下潮商》:现代茶艺是对传统茶艺的传承与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益成:茶艺创新主要体现在茶具的推陈出新和茶艺不断精细化、复杂化。以前的工夫茶茶具很简单,只有盖碗、茶洗和三个小杯,现在又应用到紫砂壶、茶盘、温度计、自动装水、自动洗杯、茶车等等。以前冲泡工夫茶,不管有多少客人,一律只用三个杯,冲泡好后,便互相礼让,都舍不得自己喝,茶道中的谦让精神体现在工夫茶的礼仪。现在,有多少人就准备多少个杯,不仅能全过程体会茶的韵味,而且干净卫生,更符合现代生活习惯。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在潮团盛会上,将潮汕工夫茶的演变过程搬上舞台展示。
《天下潮商》:能否简要地概括中国的茶道精神?
刘益成: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精行俭德”的茶文化理念,“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囊括了积极、上进、淡泊、纯正等内涵,寓意深刻,被后世茶人奉为至上的茶道精神。茶的精神中融合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各家各派的思想,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体现一种包罗万象的境界。而我首创的五子饼,五饼分别代表的是中国普洱茶道精神“元、和、静、健、真”。
《天下潮商》:在云南推广茶文化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转变观念,接受潮汕工夫茶的茶艺?
刘益成:推广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刚来的时候,当地人习惯喝云南的绿茶,不喝其它茶,还处于“大杯牛饮”的状态,对于茶具完全没有概念。我要通过慢慢地传播、推广潮汕的工夫茶、茶文化,让他们认识并接受潮州凤凰单丛、铁观音等茶品。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云南,别人在扫文盲的时候,我在扫茶盲,扫文盲难,扫茶盲更难,在茶产业没有得到当地政府重视之前,都是靠我们自己在推动。
1999年,我们发起举办了云南省首届茶艺大奖赛,影响特别大,后来学茶艺的人渐渐多了,,是大家对我在推动云南茶产业发展所作出努力的认可。
《天下潮商》:与其它同行相比,天一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益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茶文化。天一堂自1997年在昆明落地后,一直致力于推广茶文化,包括办培训班、茶报、杂志和开展茶文化活动等等。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学习茶艺的已有近万人,云南省、四川省的茶艺大赛冠军都是我们培养的,很多农业大学的茶艺专业学生也是在这里接受培训,我收徒已有53人,希望能将茶艺的精神与技艺薪火相传。天一堂被称为“天下第一茶庄”,靠的不是规模和财气,而是长期坚持弘扬中国茶文化的经营理念和高品位的茶叶、茶艺服务。
标签:
上一篇:于翔女士的古茶树挽救之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