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
绿盲蝽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河南、山东等省。除为害茶
树外,且为害蚕豆、豌豆、苕子、棉花、蒿类等植物。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0~5.5毫米,近卵圆形,扁平,绿色。复眼黑色至紫黑色。触角4节,淡褐色,以第二节最长,略短于第三、四节长度之和。前胸背板、小盾片及前翅半革质部分均为绿色,前胸背板多刻点,前翅膜质不暗灰色,半透明。腿节端部具2小刺,跗节及爪黑色。
卵长而略弯,似香蕉状,微绿色,具白色卵盖。
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8~1.0毫米,淡黄绿色,复眼红色;2龄若虫体长约1.2毫米,黄绿色,复眼紫灰色,中、后胸后缘平直;3龄若虫体长约1.9毫米,绿色,复眼灰暗,翅蚜开始显露;4龄若虫体长约2.4毫米,绿色,复眼灰色,小盾片明显,翅蚜伸达第一腹节后缘;5龄若虫体长约3.1毫米,绿色,复眼灰淡,翅蚜伸达第四腹节后缘。1~3龄若虫腹部第三节背中有一橙红色斑点,后沿有1个一字形黑色腺口;4龄后色斑渐褪,黑色腺口明显。
2、习性及规律绿盲蝽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代,华南7~8代,以卵在冬作豆类、苕子、苜蓿、木槿、蒿类等植物茎梢内越冬,在茶树上则卵多产于枯腐的鸡爪枝内或冬芽鳞片缝隙处越冬。越冬卵于4月上旬当气温回升到11~15℃时开始孵化。在安徽黄山,各代若虫发生期分别在4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页上旬和9月上旬。为害茶树的均为第一代若虫,即春茶前期,5月中旬蜕变成成虫后即陆续飞出茶园,10月上旬第五代成虫又部分迁入茶园中产卵越冬。
绿盲蝽成虫期长达30多天,若虫期28~44天。1龄若虫4~7天,一般5天;2龄若虫7~11天,一般6天;3龄若虫6~9天,一般7天;4龄若虫5~8天,一般6天;5龄若虫6~9天,一般7天。
绿盲蝽趋嫩危害,生活隐蔽,爬行敏捷,成虫善于飞翔。晴天白天多隐匿与茶丛内,早晨、夜晚和阴雨天爬至芽叶上活动危害,频繁刺吸芽内的汁液,1头若虫一生可刺1000多次。被害幼虫呈现许多红点,而后变褐,成为黑褐色枯死半点。芽叶伸展后,叶面呈现不规则的孔洞,叶缘残缺破烂。受害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差,叶至粗老,芽常呈钩状弯曲,产量锐减,品质明显下降。
绿盲蝽宜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气温在15~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最为有利。春季寒潮侵袭对低龄若虫生存不利,寒潮持续时间长,一般春茶受害较轻。一般密植茶园或偏施氮肥的茶园虫口较多。茶园中间作蚕豆、苕子等冬作的茶园受害较重。此外,低山、平地茶园较高山茶原虫口多,阳坡茶园较阴坡茶园受害重。
绿盲婚的天敌主要是一些植株和螳螂,如三突花蜘和盘触蝇虎等常捕食绿盲蝽若虫,对其种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预测预报绿盲蝽第一代在茶园中的若虫发生期预测,可采用物候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
(1)物候预测法 根据江苏无锡资料,第一代绿盲蝽若虫发生期与茶树生育进度密切相关。卵开始孵化恰为大毫茶1芽半展叶期、福鼎1芽1叶期、福云6号1芽时;卵孵化高峰期与大毫茶1芽2叶期、福鼎1芽3叶期、福云6号1芽1页期相遇。
(2)回归预测法 绿盲蝽第一代若虫期于3月份的气温及雨量关系密切,即随3月份气温的升高而提前,并随3月份的雨量增多而延迟。只要将当地的3月份气温和降雨量代入,即可求得在当地第一代卵的孵期,再加1龄若虫期(4~7天),及为田间防治适期。
4、防治措施(1)清洁茶园 茶园内少种冬作。结合茶园管理,春前清除杂草。茶树轻修剪后,应清理剪下的枝梢。
(2)农药防治 防治适期应掌握在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喷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80%敌敌畏(每667平方米用药50~70毫升)、50%辛硫磷(每667平方米用药30~50毫升)、2.5%溴氰菊酯(每667平方米用药20毫升)。标签:
上一篇:广东茶园有哪些害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