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用克尺蠖和茶叶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4-11-07 12:42:28来源:food栏目:茶百科 阅读:

 

    近年来,春前期越冬代的用克尺蠖幼虫和茶叶

夜蛾幼虫发生面积有所扩大,危害不断加重。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而造成茶叶损失。本期就用克尺蠖和茶叶夜蛾的发生与防治作一介绍:

    用克尺蠖Junkowskia athleta Oberthur ,又名茶用克尺蛾,在长江中下游茶区常与茶尺蠖混合发生。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湖南、贵州等省,除危害茶树外,还能危害多种园林花卉。

发生规律:

    在浙江杭州茶区,一年发生4代。以低龄幼虫在茶树上越冬。越冬幼虫无明显的休眠现象。春茶期间是越冬代的高龄幼虫期,食叶量较大,具有明显的危害状。发蛾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上旬、9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第1至第4代卵孵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下旬。成虫有强趋光性。幼虫有5-6龄。初孵幼虫活泼,有趋光、趋嫩性,集中在嫩芽叶上取食,3龄前有明显的发虫中心,3龄后逐渐分散。1龄幼虫大多自嫩叶叶缘取食,使叶片呈现圆形枯斑;2龄幼虫将叶片食成孔洞;3龄起蚕食全叶。一年中的危害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危害高峰代。梅雨、夏季高温、天敌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在各代发蛾高峰期点灯诱蛾。

    2、药剂防治:在1-3龄幼虫期进行农药防治,春茶前期可使用生物农药Bt制剂,发生严重地块可适当使用巴丹、赛丹、敌杀死等进行防治。其他各代可与茶尺蠖结合防治。

    茶叶夜蛾 Agrotis canescens (Butler), 又名灰地老虎,近年来在浙江省、安徽省局部茶区发生严重。以幼虫咀食叶片和嫩茎为害,造成春茶减产。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卵或幼虫在枯枝落叶下或表土中越冬。卵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上旬孵化。幼虫为害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5月中旬化蛹,以蛹在疏松土壤中越夏。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共7龄,1-4龄幼虫取食叶片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黄绿色半透明斑膜,5龄后咬食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老龄幼虫则能取食整个嫩梢,貌似茶叶被采摘,或将老叶咬成平直切口。幼虫5成龄前在叶背取食,5龄后白天栖息于土面,夜间上树为害嫩梢及老叶,每头幼虫平均每夜咬食5-6个嫩梢。虫量大时,严重影响春茶产量。

防治方法:

    1、因蛹肥大易见,在发生严重的茶园中,夏季可组织人工挖蛹。

    2、灯光诱杀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底,点灯诱蛾。

    3、结合冬耕清除或深埋枯枝落叶,减少成虫产卵和幼虫隐蔽场所。

    4、3月上中旬幼虫发生期,当虫口密度达到每丛1头时,即进行药剂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幼虫4龄前,最好在傍晚前喷药,可选用98%巴丹、Bt制剂、80%敌敌畏1000倍液,菊酯类农药6000-8000倍液,注意应将叶背喷湿。◆

    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2、农业防治

    2.1选用品种: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向外地引种时,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入。

    2.2适时采摘:采摘对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等及芽叶病害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提倡机械化采摘。

    2.3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可明显地减轻毒蛾类害虫的危害;春茶后进行树冠改造,可减轻长白蚧、黑刺粉虱的危害;秋末轻修剪可明显地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

    2.4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耕翻,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发生,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减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的发生。

    3、物理防治

    3.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的发生量。

    3.2人工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3.3提倡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4、生物防治

    4.1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控制使用杀虫谱广的农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

    4.2提倡使用生物农药

    5、农药防治

    5.1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5.2按防治指标防治。按制订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严格掌握防治适期施药,降低农药用量。提倡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

    5.3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低容量喷雾。 5.4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浙江省无公害茶叶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C,出口基地茶场用药品种可参考附录D。

    5.5严禁使用DDT、六六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5.6严格按照GB4285、GB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有机茶叶生产中如何防治茶树虫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