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味浓、秋茶香浓茶园里的办学故事
春水秋香,说的是春茶味浓、秋茶香浓。正是秋茶上市季节,华中农大茶学专业几名研究生跟着导师倪德江教授,在云南红河州的茶产区跑了半个月,中秋也是和茶农们一起过的。 这个创办时间不长、办学规模不大的专业,仅用10年时间,便完成从专科到本科,再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嬗变,在全国茶产业有着不小的声誉。小专业如何闹腾出大影响?一些小故事耐人寻味。 老师“练摊”攒经验 博士生导师倪德江在1992年时,还是个硕士刚毕业的小年轻,来到华中农大任教。当他看到湖北作为产茶大省,人才储备却较差,一直没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便和同事筹划恢复该校上世纪50年代初的茶学专业。 次年,华中农大复建茶学专科,当时仅有包括倪德江在内的3名专业教师。专业定位是面向生产实际的茶叶加工与贸易,可市场欢迎怎样的茶叶,种出来的茶叶又该如何走向市场,成了首先得攻克的课题。“老师都不知道茶叶是怎么卖出去的,今后怎么教学?”倪德江和同事决定先当学生,从市场中学习经验。他们带着校内茶园基地种出来的茶叶,来到校门口、附近单位摆铁观音地摊,纸板上写着“华农自产自销的茶叶”,脸皮薄,又怕被误会成骗子,便把工作证摆在旁边。他们还到一些茶叶门面推销。 一年下来,倪德江和同事们收获颇丰:茶学专业开始被校内外知晓。他们的练摊经验也极大丰富了教学。 “铁砂掌”下出真功夫 茶学专业大四学生范乔笑言,我们都练成了一双“铁砂掌”。他们长期在茶园日晒风吹,还要炒茶叶,因此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比,皮肤黝黑,双手长茧。 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学生们练习采茶、制茶。8两鲜叶只烏龍茶能做2两干茶,一整天都得拿着小筐子,在茶园躬着腰采茶。鲜叶不能掐,不能捏,只能顺势采。制茶则包括杀青、摊凉、揉捻、做形等一系列工序。鲜叶放进锅里杀青时,锅温高达200摄氏度,学生们用手掌在锅里翻炒;在整形台上做形时,温度也有80摄氏度。渐渐地,他们都练出“铁砂掌”,甚至有时摸到滚烫的开水也觉得“水不开”。 既是教授也是农民 9月的一天,在云南红河州屏边县白河乡干田村茶厂,制茶师傅小徐正在给鲜叶杀青,倪德江在火热的炉边教他精确控制火温,分批添加鲜叶。 6月至9月,师生们多次赴省内外茶园指导茶农,同时在生产一线寻找新课题。长途跋涉,和茶农们同吃同住同干活,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云南元阳县科技局长杨庆云这样评价倪德江:“进茶园像农民,进茶厂像工人,做科研是教授。” 茶叶是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云南红河十几万亩茶园的产值却不到3000万元。州长一句话至今让倪德江记忆深刻:“老百姓吃盐、吃油,娃娃上学,靠的就是几片叶子啊!” 倪德江等人决定帮助农民致富,提供技术培训、品牌和茶文化建设、市场运作等一条龙服务。在他们指导下,红河州找到了一条发展名优有机绿茶的路子,没有蜂拥而上发展普洱茶。今年,红河的茶叶平均亩产比去年增收200多元,而许多地区普洱茶厂倒闭。 在倪德江等人的努力下,湖北茶产业形成了发展优质有机茶的共识。“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有机茶园在宣恩、竹溪、红安等地已成气候,五家台绿针、龙峰茶、老君眉等,都成为市场欢迎的名茶。
标签:
上一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