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著名画家刘宝纯先生逝世:笔绘时代留精神

时间:2023-01-30 06:16:03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1月21日,著名画家刘宝纯先生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2岁。

  刘宝纯先生从艺七十余年,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美术事业中。他以“歌颂祖国,美化生活”为宗旨,将祖国大好山河融铸于心中,挥洒于笔端,为时代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瞬间。

  刘宝纯先生以自然为师,创造出了许多全新的山水画表现方法和创作形式,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山水画”一派在当代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成为一个时代的美术创作典范。

  今年1月1日,大众日报出版电子书《胸拥大河自豪迈 笔绘时代留精神》,介绍刘宝纯先生的黄河故事。刘宝纯先生一生创作过多件以黄河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在电子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创作这些作品的初衷和心得,以及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很多内容都是首次披露。

  “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魂。我要竭尽一生创作大河奔流,书写绿色发展画卷。” 刘宝纯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画好“黄河风情”,讲好“黄河故事”,是一名艺术家的责任,“我还要继续画下去,让更多的人从这些画里感受大河奔流的风景之美、力量之美、时代之美、文化之美。”

  言犹在耳,斯人已逝,令人痛惜。

  碧水青山铸画魂

  金心铁砚许家国,碧水青山铸画魂。

  这是刘宝纯先生艺术人生的生动写照。

▲1971年,刘宝纯先生在黄河写生

  1932年,刘宝纯先生出生于山东荣成。1977年调入山东省美术馆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88年筹备成立山东画院并任院长。

  他历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画院院长、名誉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先后获山东省政府颁布的“建国以来在文化艺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通令嘉奖,首届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首届泰山艺术奖(美术类)终身成就奖,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艺七十余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美术事业中。他始终执着于以中国山水画形式颂扬民族奋进精神,表现祖国建设新貌,为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光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三山五岳、长江黄河写生,在表现真山水方面,刘宝纯先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画创作中有多项突破和创新,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新山水画一派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画坛的领军人。

▲1972年,刘宝纯先生在泰山写生

  他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1964年,于泰山北麓写生创作的《红透山谷》首开山东国画山水入选全国美展先河,继而又有四件作品于上世纪70年代先后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画《黄河花园口》参加百年中国画大展,入选《百年中国画集》。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在观看“正道沧桑——刘宝纯诗书画全国巡展”时曾谈到,这个展览有两个亮点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一个是刘宝纯先生以黄河、泰山、大河大海、大树大山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山东人的气势、山东人的威武、山东人的胸怀。另一个是被人容易遗忘的亮点,是他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上半叶中期所作的写实,包括齐鲁大地上一些风景、农业学大寨的情景、工业建设的场面,是对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历史的一个记录。“那段创作过程和成果,对他来讲,展示着成长的经历,对于美术史而言,是中国美术史、中国山水画不可回避的、值得尊重的一段历史,具有美术史的意义。”

  2015年,84岁高龄的刘宝纯先生,沿海疆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北海、防城港到广西和云南的边疆等地进行了两万五千里行程的写生,历时三个月,创作作品120余幅,举办了写生画展,出版《海疆边疆万里行——刘宝纯写生画集》。他对艺术的严谨与执著追求令人十分感动和钦佩。

  耄耋之年的刘宝纯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仍然积极参与省内外重要美术活动,先后为十一届全运会,以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作画;为山东省美协举办“喜迎二十大·山东省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大展”作画,并抱病出席展览开幕活动。去年,在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创作的中国画作品《黄河颂》中,他特意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绘制了二十只仙鹤,寓意吉祥如意、忠贞、长久,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声。

▲1978年,刘宝纯先生受文化部和外交部之邀,在北京台基厂三号宾馆为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创作巨幅《黄河》国画作品

  他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创作国画数百幅。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将他创作的中国画《山高水长》作为国礼赠送住友集团。美国休斯敦大学和帕沙迪娜艺术中心聘请其为客座教授,得克萨斯州议会赠送州旗,迪肯斯市将1994年1月27日定为“刘宝纯日”,并赠证书和“市钥”。刘宝纯先生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较早走出国门,奔赴海外写生创作并举办展览的艺术家,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宝纯先生不仅为加强全省美术队伍建设,发展繁荣全省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直以来,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倡导并带头参加救灾、助残、下乡和希望工程等募捐活动,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刘宝纯先生是为河山立传、为时代立传,他不仅是山水画家,他反映的都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评价说,“宝纯先生爱国爱民,有时候还忧国忧民,所以说这个时代造就了宝纯这位大画家,他歌颂了时代,记录了时代。”

  胸拥大河自豪迈

  刘宝纯先生擅画山水。他多次到黄河、泰山写生,创作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山水佳作。

  黄河,一直是刘宝纯先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刘宝纯先生来说,与母亲河黄河的感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牵挂,是一种流淌在血脉中的深情。

  他要把黄河画出来,把黄河风景画出来,把黄河的发展变化画出来,把黄河精神画出来,把黄河文化画出来!

▲1971年,刘宝纯先生在黄河三门峡写生

  几十年来,他一次又一次亲赴黄河写生,琢磨黄河,写意黄河。黄河九曲的迷人风景,黄河水利建设的新成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以多种形式,呈现在画作中。这些作品,是丹青妙品、艺海明珠,在艺术长廊中闪耀着璀璨光彩;也是历史记录、时代记忆,在快步前行的时代节奏中,为历史留下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早在1971年,刘宝纯就创作了中国画《花园口电灌站》,并引起广泛关注。那一年,正是毛主席题词“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二十周年,全国要隆重宣传黄河二十年巨变的伟大成绩。为了画黄河,他专门办理手续,出发到河南郑州。那个时候,交通、住宿等各方面条件都不方便,他克服了很多很多困难,沿黄河流域走。一路经常是风餐露宿吃住在工地,从花园口到三门峡、青铜峡、刘家峡;从甘肃到青海,从兰考乘船到东平湖,终于顺河流到达入海口。

▲刘宝纯先生1971年创作《花园口电灌站》

  这次写生成果丰硕,他创作并发表了《黄河》系列作品。其中的《花园口电灌站》,参加了全国美展。

  花园口电灌站是黄河口修建的水利设施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用来排灌。整幅画采用表达“深远”的构图方式,把右边一大半画面留给了镜面般的整齐稻田。电灌站从黄河里抽上水来,用以灌溉农田。画面似是静的风景,其实讲述了一个动的故事:电灌站从奔腾的黄河里抽上来哗哗流淌的水灌入稻田,就像母亲的乳汁滋润着大地,插秧的农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表现了黄河治理后有效利用水利的生产劳动场景,也从这个角度让人了解那个时候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时,上海谢稚柳先生见到此幅作品,感叹的说:“中国画有希望了。”南京钱松喦先生对刘宝纯说:“我的画是旧瓶装新酒,你的画是新瓶装新酒,国画的重点从广东转到山东来啦。”

  如果了解一下背景,更会理解这件作品的创作之不易。刘宝纯说,“文革”从1966年开始直到1971年整整过了五个年头,中国山水画也断裂了五年。1971年《黄河》系列作品发表后,相隔两年,到1973年关山月才发表《绿色长城》,钱松喦发表《泰山顶上一青松》,宋文治发表《南京长江大桥》,1974年白雪石发表《长城脚下幸福渠》。“至此,我和老画家一起高举毛主席‘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大旗,摘掉了中国山水画头上的‘四旧’帽子,恢复其国粹位置。”

▲刘宝纯先生1971年创作《规划》

  《黄河》系列中,还包括《捕鱼》《规划》《黄河之春》《黄河分洪大闸》等表现黄河风情的作品。后来,他又以黄河为题材先后创作了《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优秀作品。

  88岁时,刘宝纯先生又一次故地重游,重回黄河写生。看黄河变化,看黄河流域的最新发展,他感慨:“黄河就是我源源不断的力量,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去年,刘宝纯先生已经91岁高龄。他又创作了中国画作品《黄河颂》。他特别落款诗词一首,并解释说:“银河落地化神龙,比喻黄河从银河来到地球变成神龙;慈母黄河瑞气融,比喻母亲河,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一派吉祥之气;华夏文明传世界,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春回大地东方红,用来表现新时代新气象,中国屹立在东方,东方红的寓意是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赞歌。”

▲91岁高龄的刘宝纯先生在《黄河颂》新作前

  他满怀深情地说:“画这幅画,我已经九十一岁了,现在身体也欠佳,但是骨子里有种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精神。‘一带一路’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央的英明决策,艺术家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支持并去讴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要继续创作更多的作品,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报答国家对我的恩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评价:“刘宝纯老师的绘画给我的感受是,笔墨爽健,格调清新,所以,我们看他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他已耄耋之年,但是他的画一点也不老气,一点也不陈旧,充满我们当代的审美精神。”

  守正创新养正气

  刘宝纯先生德艺双馨,对创作多有心得。他很愿意把自己的创作感悟与大家分享交流,尤其希望后来者能从中有所借鉴,在守正创新中涵养正气,从而不断推动绘画艺术繁荣发展。

▲刘宝纯先生作品《红透山谷》

  他说,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的画,功底扎实,水准高,意境也高,很可喜。年轻人一定记得,找准方向,多学习。学习什么,接触什么,研究什么,就会形成什么。

  他以画黄河为例加以说明。如何画好黄河?画黄河就要真正走到黄河边上,细致观察黄河风景,体悟黄河文化,感受黄河在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我一直坚持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指引下创作。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认识和体会真山真水,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创作的作品才能有温度也有深度。画黄河如此,画其他题材也是如此。推动‘新山水画’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必须坚持这样的创作理念。”

▲刘宝纯先生作品《今日花园口》

  刘宝纯先生说,艺术创作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他说:“我是在党的领导下成长为一名画家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领着我的艺术创作之路。今天,从事艺术创作,一定要认真学习落实毛主席的这个讲话精神,学习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才能为创作和创新找准方向。”

  他表示,中国画创作,要学习好传承好中国画传统中那些优秀的成分,不能把好传统丢了。学习传统,旨在发展;深入生活,旨在提高。画家不能死学传统,而是要把身边的生活以艺术的眼光和手法凝聚到画面之中,才能使作品增添生动华滋之新风。先要壮大自己,才能借助他人。艺术创作鼓励探索,鼓励创新,但是一定要有目标,要先树立正确的目标。不能什么时髦画什么,一定要有坐标,不能迷失方向。

▲91岁高龄的刘宝纯先生正在创作《黄河颂》

  刘宝纯先生说,作为一名画家,要锤炼自己全面的本领。画家不应是画匠,只懂得一门、一派、一种方法,一个优秀的国画家应该懂书法、知格律,全面发展。就拿画与书法、诗的关系来说,书法与诗是画之两翼,书法是画之风骨,诗词乃画之灵魂,只有臂膀坚挺,才能自由翱翔。

  刘宝纯先生说,画家要有深厚的文化积累,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关于文化,不论中西,不论古代与现代,只要是优秀的东西,只要有能力,都要认真学习,认真体悟,要结合现实生活去学习,去体悟,做到融会贯通最好。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可以涵养自己的文化品性,也能温润作品的文化品性。

  ■刘宝纯先生作品欣赏

▲《穿山引水》▲《蒙山红日》▲《三门峡水电站大闸》▲《黄河分洪大闸》▲《千峰同一色》▲《泰山瑞雪》▲《泰山旭日》▲《泰山苍松颂》▲《云南哈尼雪山》▲《鼓浪屿》▲《黄河颂》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入夏喝5宝,伏天没烦恼”,5宝分别指啥?应季而饮,别不懂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