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妖的徽州宴老板娘,连累了安徽多少好东西
“我干几个‘徽州宴’了,我有钱,一条命几千万我都赔得起!”
近期,徽州宴老板娘因其令人作呕的叫嚣言论,成功碾压一众明星,顺利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首位。
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毁掉了多年积累的企业形象。现在看来,似乎只有隔壁的tony林才有能力和这个女人为之一战。
关于徽州宴老板娘的事件还在不断发酵,网上关于她的讨论和谩骂更是从未停止,甚至上升到了对蚌埠,甚至安徽的攻击。
一个人不能代表一座城市,我们更不能因为一个负面个人抹黑对一个城市的认知。拥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安徽,有着数不清的美食和美景。单单以茶为例,就可以让你我欲罢不能。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作为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相传由清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每年3月中旬,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而成。特级黄山毛峰其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入杯冲泡,汤色清碧微黄,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肥壮。
依照品质区别,黄山毛峰可分为六个等级: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和一、二、三级。
1986年黄山毛峰被外交部定为招待外宾用茶,并作为国礼多次走出国门。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原名“庐州六安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按产区可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
在世界众多茶叶中,唯有六安瓜片无芽无梗,由单片生叶制成。
其叶形似瓜子,自然伸展,叶绿微翘,色泽宝绿艳丽,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入杯冲泡汤色清澈透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绿嫩明亮。
依照品质区别,六安瓜片可分为五个等级:特一、特二和一、二、三级。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叶挺将军更是与六安瓜片有着一段不解情缘,让人感怀至今。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作为尖茶极品,久负盛名,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其外形平扁挺直、二叶抱芽、自然舒展、白毫隐伏。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入杯冲泡,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持久,独具“猴韵”,冲泡三四次,兰香犹存。
太平猴魁分为五级: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因其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蜚声国际市场,更有“红茶皇后”的别称。
其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香气似果香,又似兰花香,独树一帜,清香持久,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
入杯冲泡,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口感鲜醇酣厚,叶底嫩软红亮。
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歙县、黟县、祁门东乡和屯溪区。
因历史上江西婺源等地生产的炒青多集中于屯溪加工销售,故统称"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著称。
其茶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栗香高长鲜爽。入杯冲泡,汤色黄亮、滋味浓醇回甘,叶底嫩绿。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霍山县,关于霍山黄芽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的《史记》。
特级霍山黄芽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润绿披毫,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微黄明亮。
霍山黄芽分为五级:特一级、特二级和一、二、三级。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产于安徽岳西,创制于1983年,岳西地处大别山腹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
其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色泽翠绿,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香气高长。入杯冲泡,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匀成朵。
岳西翠兰分为四级:特一级、特二级和一、二级。
泾县特尖
泾县特尖,主产于安徽泾县爱民、汀溪、茂林、铜山、南容等地。清朝学者胡耸孙称誉其为“瑞草葳蕤,南国无双。”
其茶挺直有锋,自然舒展,翠绿显毫,香高持久,带有兰花香。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茶汤清澈明净,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黄。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泾县,创制于明末清初。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品尝该茶后赞道:“涌溪火青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之好,以后就喝此茶。”
涌溪火青外形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香气清高鲜爽。
入杯冲泡后,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叶底杏黄,匀嫩整齐,可冲泡4-5次。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产于安徽桐城,属地方名茶,可以算作皖西兰花茶的一种。历史记载,明朝时期,桐城小花是与顾渚、蒙顶并称的顶级贡品,当时称作椒园茶。
其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芽叶相连,形似兰花。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宛若盛开的兰花一般。
桐城小花分为五个级:特一级、特二级和一、二、三级。
很遗憾,因为篇幅的原因还有诸如紫霞贡茶、休宁松萝、老竹大方、黄花云尖、天柱剑毫、天湖云螺、金地雀舌、高峰云雾、黄山贡菊等等茶叶无法与大家分享。
互联网事件也许会随着时间和新的事件被人们逐渐淡忘,但是一个城市的风情、底蕴和味道永远不会改变,更不会被人们遗忘。正如安徽这些茶更值得品味,各位茶友你说是吗?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毛峰茶》,GB/T 19460-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太平猴魁茶》,GB/T 19698-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六安瓜片茶》,NY/T 781-2004;
[4]《安徽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DB34/T 319-2012;
[5]《安徽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岳西翠兰》,DB34/T 430-2018。
标签:
上一篇:中国又一名茶“陨落”,辉煌时一茶难求,如今却少有人知,真可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