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一个古老、敏感、却又人人绕不开的“热词”。竖看,千年长叹不衰;横看,妇孺老少皆知。民之生老病死、落寞荣辱,官之退位退休、高升低就,几乎无不对“人走茶凉”感慨。
在省委工作时,有一位忘年棋友,他退休后,经常在院里陪他下棋。几乎每次都要听他落寞地述说在位时的往事,语重心长地教我如何识人,深深地感叹人走茶凉。同情、理解、劝慰之余,诸多思量,印象颇深。人走茶凉,到底孰是孰非?
当年,曾在《吉林日报》写过一篇杂文,题为“‘人走茶凉’之逆析”,讲人走茶凉是常理;去年,《人民日报》发一署名文章“辩证看待人走茶凉”,讲人走茶凉应常态。纪律、规矩之论,无疑正确而必须,此不赘述。
去茶楼品茶,一时兴起便向茶童讨教为什么是“人走茶凉”?茶童一笑,一句话打发了我:“人走茶不凉,我们饿死啊?”其实,真理往往就这么简单!于理、于情、于生活再正常不过,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走茶凉本正常。
商务茶。人与茶都是商业行为、利益关系。逐利而来,利去而散。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走茶凉是必然的商务法则。退休后,第一件事先把纯商务关系的微信朋友圈和联系电话一概清理删除。不待人茶凉,自己先泼水,于人于己都清静。
同事茶。在任时,朝夕相处。请示汇报,沟通联络,交往多多。有领导、有下属,有工作中的同事,有同事中的朋友,但这只是工作行为。你离开了,同事依旧要前行,要生存,要事业,要发展,挥手作别便是。没人欠你的,没人有责任继续对你“热络”。“茶凉”本自然,交往少了更正常。但同事之谊,上司也好,下属也罢,当然不会失败到杯杯“茶凉”。
朋友茶。基本不凉,反是因你时间陡然宽裕,天南地北,呼唤诚约,遥送“热茶”。在真正的朋友那里,“茶凉”实乃个别。
知己茶。完全没有功利得失的杠杆,人生无多,当然无凉。
实际,人生即如一场旅行。一起坐过几站的,认识了;共同走过一个阶段的,成为同事;时间更长又相投的,成为朋友;心心相印的,成为知己。每个人都在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行事。各类茶,浓淡不同,各茶各缘。所谓人走茶凉,无论从人性、文化、客观、现实角度看,均为世间最自然、正常之事。却为何“人走茶凉”竟又成了最常见的普遍感叹呢?
我以为,一是缺乏换位思考。忽略了这世上除了你,还有别人,大家都一样地要生活,世间本无凉,凉从己心生,己心不凉,世间无凉。二是无底气、不自信,自艾自弱自怜。实际男女老幼,早晚不同,人人将一样走过,有时,别人本未茶凉,自己敏感疑之,实际仍是一种不自信。三是心态没太摆正,期许过高,甚至有点道德绑架。殊不知世间事,希望多则失望大,不希望则无失望,便从容悠然。
当然,曲终人定散,秋至叶必黄。离开了,你也许更可多看到一些真实的世态人情而不是舞台表演。“将军马死人吊孝,将军死了没人埋。”也是一定程度的古今存在。既如此,耿耿在意人走是否茶凉,也是一种虚妄的执念与贪恋。
在不烫手的情况下,能续就续吧。
以前一个纪委的人给我说“我这个岁数,基本能与人为善的就帮一把”,在坛子里面呆久了,有时真觉得广结善缘含义丰富,&有些举手之劳,不亏自己的话,何乐不为
看到泡妞专家的话,想答这个问题,去年末有朋友神叨叨的给我说他们一群有点小背景的人紧急抽调,还说估计半年不能联系我,结果一个月没用到,尘埃落定。
人情比想象的淡漠,这次回来我都没敢去看一个副总,他走的那条线,倒了。现在他能不能平稳着陆都还不知道。我也不敢去看他
不涉及路线,不涉及队列。
有时候续水只是逢年过节给老领导的电话。。。。
本文:人走茶凉究竟需要续杯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31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为什么咖啡有星巴克,但是茶却没同等级的产业
下一篇:日本茶道不过仅仅留存表面罢了
标签:人走茶凉究竟需要续杯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