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茶有”涩”味究竟是好是坏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20 16:57:14
文章简介: 有句话叫“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是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鲜爽味、甜味、回甘生津,体验茶汤

有句话叫“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是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鲜爽味、甜味、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

 

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这三种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和坏处请自行百度。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我们不能光看到好处而不管他的坏处,也不能只看到他的坏处而忘记他的好处。吃一两碗饭可以解饿、补充能量、提供营养,吃一桶饭可以撑死,你是吃还是不吃?该怎么吃?

 

一、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
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 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糖类:
茶汤中含有多糖类,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

二、“好茶”该不该有涩味?
上面说了,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是茶叶必含成分,那么“好茶"到底该不该有涩味呢?

1、环境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温度高、光照多,采的茶茶多酚含量多、茶氨酸含量少)
温度、光照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温度低、光照少,采的茶氨基酸含量多、茶多酚含量少)

2、各大茶类的加工工艺、每种茶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太多,对这方面研究不多,不敢妄自评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茶叶采摘下来的后期加工对茶叶各种成分含量高低的影响、对茶叶品质好坏的影响是非常
重要的。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

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

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结合网络上搜索的相关知识和自己喝茶的亲身体会,得出结论:
判定茶叶品质的好坏,和我们说的明前茶、雨前茶、春茶、秋茶、夏茶……等等,用茶叶所含成分来解释的话,就是茶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以及其它一些成分,这些成分含量的高低和所占比例决定了茶叶品质的好坏。


比如说:苦、涩味含量低,鲜、甜味含量高,那么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回甘快,鲜、甜味明显
苦、涩味淡,鲜、甜味浓,那么突出的鲜、甜味就会掩盖部分清淡的苦、涩味,使苦、涩味(尤其是涩味)更加不明显。

但是,含量低、味道淡、不明显,不等于没有.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随意一点是好的,日常中我们可
以对苦涩味淡的、所含苦涩味含量低的忽略不计。
但是科学是严谨的、知识是严谨的,有就是有,绝对不能说没有,否则就会误导别人。

本文:茶有”涩”味究竟是好是坏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23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碧螺春韵
下一篇:2017京津冀茶文化交流会:把握机遇 共享资源

标签:茶有”涩”味究竟是好是坏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