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碧螺春韵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20 16:57:14
文章简介: 苏州自古产茶。据《尔雅》记载:“今茶字古作荼……,蜀人作荼,吴人作茗、樗,吴人以其叶为茗,是皆以茗以荼异。”汉文帝时已设“尔雅博士”一职,辞书之祖《尔雅》的

苏州自古产茶。据《尔雅》记载:“今茶字古作荼……,蜀人作荼,吴人作茗、樗,吴人以其叶为茗,是皆以茗以荼异。”汉文帝时已设“尔雅博士”一职,辞书之祖《尔雅》的成书时间当不晚于西汉初年,说明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苏州已有了茶。

 

 

遗憾的是,彼时苏州所产的茶叶似乎名声不著,质量平庸,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就认为:“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锨州下,润州、苏州又下。”虽然茶名不彰,经过茶圣《茶经》加持,苏州洞庭山一带的茶叶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大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常常流连于此,诗文唱和,并留有“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等描绘洞庭山茶坞茶园、泡茶品茶的佳句。至宋代,洞庭山茶更为“吴人所贵”,已选作贡茶,身价暴涨。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提到:“江南东道苏州长洲县洞庭山,按苏州记云,山出美茶,岁为入贡。”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亦称:“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从“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李弥大《无碍泉诗并序》)一句中似可推断,此处提到的水月茶为饼茶,与碧螺春茶形制并不相同。至明代时,水月寺僧人受佛像上螺状头发的启发,使洞庭山茶逐渐向细紧、卷曲的螺旋形状过渡,故而清代徐菘、张大纯《百城烟水》中录有“一铛寒雪烹无碍,满阁香风焙小青”句。

碧螺春何时得名,水月茶是否就是碧螺春的前身,仿佛尚无定论。碧螺姑娘与渔民阿祥的民间传说自然不可当真。还有人认为,清圣祖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康熙帝觉得其名不雅,便以此茶茶色碧绿,形曲如螺,采于早春,赐名“碧螺春”。但事实上,明末清初时吴伟业即有《如梦令》一阙,“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词中明确提到了“碧螺春”。查康熙第三次南巡已是1699年的事情,吴伟业殁于1672年,康熙赐名一说,亦不攻自破了。

 

 

碧螺春茶以苏州吴中洞庭东西山出产的最为正宗,以春分至清明期间采摘者品质最佳,明王鏊《姑苏志》写道:“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谷雨后,茶叶身价陡降,只能称之为“炒青”了。品饮碧螺春宜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因茶叶娇嫩,必须先注入8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然后放入茶叶。汪曾祺先生曾在苏州东山品尝碧螺春,对茶味大为叹服,但认为似乎应用精致的细瓷茶具,才能配合娇纤的茶叶,后来遇到陆文夫先生,陆先生告之“茶极细、器极粗,正是饮用碧螺春的辩证法。”文夫先生的“辩证法”固然玄妙,然而用玻璃杯可以将冲泡碧螺春的过程一览无余:将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先可观赏到“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三大奇景。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周先生是苏州人,自然偏袒苏州碧螺春,但也为此茶的佳妙无匹又添一证。

本文:碧螺春韵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23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茶与咖啡的对话
下一篇:茶有”涩”味究竟是好是坏

标签:碧螺春韵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