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碾,属于古代盛行煎 茶法时期一种特有的碾茶 用具。唐宋及其以前,人们 饮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 先得将#茶碾成细末,方可 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 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 茶碾成细末,所以,它是煎 茶用的一种器具。出土于 长沙古墓中的茶碾,形态制 法各异,造型朴实。从“元和五年”“大中”“天成四年五月造”等题记看,知其为晚唐、五代 产品,这和茶史的发展过程相吻合。通常由碾架、碾槽和碾轮组 成。碾架呈长方形,四壁印有图案,或设有镂空状器座,也有外 表绘有釉彩花纹的。槽身正中,有梭状凹槽,盛放炙烤后捶成碎 块的饼茶。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圆饼状,中间 厚,边缘薄,轮的中间,有一孔,用来安插轴木。用双手推拉轴 木,可使 轮在槽内来回转动,碾碎茶饼。在长沙窑出土的瓷茶 碾中,有一件的碾槽底部,刻有“天成四年五月造也”字样。使用 “天成”年号的,自南朝至五代都有,但南朝梁国萧渊明的“天成” 年号仅在公元555年的2个多月里使用过,可见茶碾并非那时所 造。而五代后唐明宗在位共8年〔926一33〕,用“天成”年号长 达5年之久。其时,统治长沙地区的马殷采取纳表称臣,尊礼中原王朝的政治策略,又在后唐〔923—936〉天成二年〈927〉被封为 楚国王,其在长沙地区采用后唐年号,以致民间皆知就是很自然 的事情了。由此可以推断,该长沙窑瓷茶碾属五代十国马楚时期 的产品,具体是公元929年农历五月所造。
五代长沙窑瓷茶碾与唐代瓷茶碾相比,其结构没有多大的变 化,其质量与河南偃师出土的唐代瓷碾也不相上下,其民用性质 当然使其在质地和装饰的高贵、细致无法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出土的宫廷使用的鎏金天马流云纹银茶碾相比,但它同样是中华 茶具的历史瑰宝。
以考古的眼光纵观长沙窑自古至今1000多年历史,长沙窑 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8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唐时期(618— 684),瓷器大部分是开片青瓷和陶塑工艺品。第二阶段为盛唐时期(684—756),瓷器以青釉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第三个时期 为中唐时期〔756—840〉,瓷器从单色釉向多釉彩瓷发展的基础 上,烧制出釉下多彩瓷器,并以格言、警句、诗词为内容的汉字 书法装饰瓷器,形成新的工艺形式。第四个阶段为晚唐时期 〈841 —907〉,瓷器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流行花鸟、印花、压 花、以及单形式的渲染画和彩釉等特有风格。第五个阶段为五代 时期,其时黄巢盲目排外,滥杀外商,以致长沙窑产品外销严重 受阻;加之长沙窑产品因瓷泥质地关系,瓷化程度差、脱釉现象 多,其国内市场地位也大为下降;还由于窑场规模骤然扩大所产 生的原料、燃料矛盾,致使大量窑工失业、窑址外迁,长沙窑从 此走向衰落。第六个阶段是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实行江西填湖 广政策,江西人大量进入长沙等湖广地区。景德镇是朱元璋统治较早的地区,陶瓷业得到稳定的发展,不少窑主、窑工随着填湖 广的队伍来到与之毗邻的长沙创业,加之长沙经济得到恢复,长沙窑回光返照,并继承和发扬了多色釉的传统技术,特别是对铜 绿釉、宝石蓝釉、橘黄釉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创制了器型 多变,釉似流霞、色彩鲜艳的琉璃制品。第七个阶段是 代康熙 至清末。在清政府“减官窑,兴民窑”的政策刺激下,长沙窑又逐 步恢复。至清末,长沙窑已有陶工数千人,生产的产品有日用 陶、建筑陶和工艺美术陶几大系列,号称十里陶城,成为全国五 大陶都之一。第八个阶段为民国至今。
长沙窑曾一度濒于倒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几 十年来的恢复、改造、生产规模与技术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目 前,长沙窑陶瓷产品远销港、澳、欧、美、加拿大等20多个地区 和国家,其陶瓷茶具等特色产品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文:瓷茶碾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j/zhishi/11308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瓷茶碾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