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重阳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19 22:22:38
文章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人们佩戴茱萸,合家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据说这样才能免除全家之灾。重阳的来历一般都以南朝・粱・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为证: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
农历九月九日,人们佩戴茱萸,合家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据说这样才能免除全家之灾。重阳的来历一般都以南朝・粱・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为证: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茶茱萸系背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坐山。夕还,见鸡犬一时暴死。长房曰:“此可代之。今世人九已出现”。《西京杂记》:“汉武帝官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糕),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于是《续齐谐记》就给安上个神仙费长房的故事作为来历。
实际上把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与古人对数字的认识大有关系。数字在中国古代一向迷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是周王所作的《周易》,用两根最基本的卦爻,演变出了无穷无尽的事物,包括了人事所有吉凶祸福。这正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的朴素辩证观。
在《周易》中,乾和坤是为最基本的卦象,两卦象重合便为九之数。古人又把所有事物分为阴阳两类,九届老阳,故九是一个最大的阳数。物极必反。九既为数之终,阳之极,就是一个变化的起点。《周易》中凡遇九数,总要向相反面变化。引申之,自然界中凡处气候变化之时,也总以九来计算时局。如数九寒天,以九为单位;九月九日,两个最高的阳数重合,更是特别重要的日子,它意味着一年中的阳气将终。从自然界看,这时正是暑热已过,秋凉逼人;清阳之气消,肃杀之意临,万木萧条,寒气沁肺,在这时提醒人们注意节气的变化,确是十分必要的。
历代的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亲,深切感人,历来为人传诵。唐代张说的诗写道:“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亭帐凭高出,亲月身远来。短歌将急景,同使兴情催。”活生生地勾出了一幅重阳活动的画面。